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净化校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我成功了
父母的爱
到公园里找春天
在家“打工”记
我战胜了胆怯
假文盲
别样婆媳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
假如我会克隆
读《高贵的施舍》有感
日子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停电之后
今天早上
政策法学:迈向实践与理想形态的中国法学 _宪法论文(1)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管理的影响
功能适当原则与宪法解释模式的选择_宪法论文(1)
教育平等权研究_宪法论文(1)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司法审查中的行政紧急权力_宪法论文(1)
试论敦煌壁画中的西北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挪用公款罪有关实务问题之我见刑法论文(1)
对盗窃网络游戏装备行为性质的认定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分析
读惠尔的《现代宪法》_宪法论文(1)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的方式探析_宪法论文(1)
陈独秀对q
《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
《凡卡》一课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珍珠鸟》教学片断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之一
《开国大典》教案
《为人民服务》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时)
《翠鸟》1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B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精彩教案1
《匆匆》(两课时)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