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2
《火烧云》中“了”的使用
“了”是一个表示时态的助词,它的用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在句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完成;另一种是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变化。《火烧云》一课共用了22个“了”。其中“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过了?两三秒钟”,“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四例,用法属前一种类型,其余的18例,用法都属后一种类型。
“了”这一很平常的词,经作者巧妙运用,就有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有助于突出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如写火烧云变成“马”时的情景: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马脖子长了?,一条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
这里用在句末的五个“了”,从马的体态、各个部位及可见性等方面,表示这云出现了新情况。原来是怎样的,人们能很自然地推想,现在是怎样的,人们又能清楚地看到,这样就表现了火烧云在一刹那间变化的过程。同时,这个“了”还说明了变化的“度”。“马大起来”可以是才开始“大”,加上一个“了”,点明此时已经变得够大了;“马腿伸开”,可以是略微伸开,也可以是半伸半开,加上一个“了”,告诉我们已经完全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若无这个“了”,那不几乎不能表示马脖子有所变化。
二、有助于表达惊奇、欢快的思想感情。
如写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为成红的了?。红公鸡
变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这里作者挑选了几样自己感到最引人注目、最有趣的东西来写,说明霞光给大地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美丽的色彩。由于用了“了”,这些句子便不是呆滞的描绘,而是给读者创设了一个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让人们仿佛看到,一群孩子愉快雀跃,大声惊呼,竞相指点:看呀,“火烧云上来了”;咦,“大白狗变成红的了”;啊,“红公鸡变成金的了”;哈,“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细细品味,那一惊喜、欢庆的思想感情,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如把这几个“了”去掉,虽于表现内容无碍,但句中蕴含的那种惊奇、喜悦、欢快的感情,也会随之而消失,令人读后感到乏味得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舅舅
- 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 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她关心我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暖炉”
- 写给解放军的一封信
- 夏天的公园
- 二十年后
- 说说我的伤心事
- 我盼望着这样一个星期天
- 我玩(打)游戏,老妈打(玩)我
- 雨中情
- 我种了一头丝瓜
- 做好医院部门预算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应用
- 医院奖金核算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 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的财务影响
- 国家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 浅谈现代财务分析方法
- 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 海军基层部队财务队伍建设的思考
-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讨
- 消防部队财务保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 浅谈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财务软件中自动转账功能的应用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拓展阅读教学设计5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
-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
-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4
-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6
-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1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