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本的的研读,学生能自己感悟“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内涵。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参与,乐于合作,善于交流,从而丰富他们的语言和情感,构建他们端正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多元解题
同学们,如果我问什么是快乐的?该怎样读课题?如果我问“给予”是怎样的?该怎样读课题?“给予”的近义词是什么?(付出)用上近义词该怎么读课题?“给予”的反义词是什么?(索取、获取)用上反义词该怎么读课题?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换课题,你觉得用哪个成语呀?如果用我们学过的一篇课题来换,又是什么课题呀?有没有理解?根据理解自由读题。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让我们怀揣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踏上一次充实的情感之旅,精神之旅。
2、大家有什么感受?谁让你喜欢、感动、敬佩,给了你一次心灵的启迪,灵魂的震撼。
板书:
小男孩
三、品悟语言,感知心灵
1、小男孩的哪些方面(特别是语言)让你感动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
2、出示、朗读:
“小男孩吃惊……天哪,我希望……”
(指导学生读出“天真”!)
⑴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
① 补充完整。
(像你哥哥怎样──白白送弟弟一辆新车。)
② 感情朗读。
⑵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① 这段话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感情?
② 感情朗读。
过渡:透过小男孩天真美好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他那水晶般的心灵,他想的是给予,小男孩的表现不光使我们这些同龄人感到惊讶,也让一个成年人的判断一错再错,他的名字叫保罗。
3、请大家再读课文,画出表现保罗错误判断的句子:
(出示、朗读。)
⑴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① 补充完整。
(有这样的哥哥怎样──白白送一辆新车。)
② 感情朗读。
⑵ 保罗笑了,这回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了,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
预料之中的话,感情朗读。
透过保罗的内心,我们知道他判断小男孩想索取。(索取轿车,索取炫耀的资本)。但保罗错了!
过渡:其实,保罗与小男孩经历了两次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下面我们就来扮一扮他们,进行对话。
四、小组合作,心灵对话
(走进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同座两人一人做保罗,一个做小男孩,面对面的展示对话。)既然是面对面的对话,人称就要发生变化。演保罗的注意,“保罗”应改成我,“他”应改成你。好,大家分了工,开始吧。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1、学生练习。
(可加上动作、感情。)
2、指名对话。
五、采访激趣,升华情感
刚才两个人的对话很精彩,我呢是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保罗和小男孩(谁愿意)?大家要实话实说。
1、你是小男孩,你想得到新车吗?为什么要把车送个弟弟呢?
2、保罗先生,现在想听听你对小男孩的评价。保罗先生,后来你是怎么做的?听说你还悟出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句问候,一次拥抱,一块橡皮,一把小刀,一件雨衣,一把雨伞,就肯是一次小小的“给予”,你可能“给予”并快乐着,也可能“获得给予”并感动着,把你们心中的故事说出来吧!
1、同桌互说。
2、班级交流。
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铲除掉我们心灵中“狭隘、贪婪、自私、索取”的杂草,种上“关心、爱护、团结、互助、付出”的庄稼。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把这句终身受用的话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请大声朗读: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以出示课文语段为主,故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画像
- 爱反悔的大人
- 我家的电饭煲
- 我长大了
- 想起这件事我就后悔
- 我是一只“小书虫”
- 书包里的争吵
- 炎热的夏天
- 买 菜
- 好听的名字
- 网上的天地
- 《喜羊羊与灰太狼》观后感
- 《田忌赛马》续写
- 未来的多功能汽车
- 书香伴我成长
- 再论宪政的复权(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古村古镇
- 论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再论宪政的平衡性(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剪纸艺术的过程与表现方法
- 再论宪政的复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谈维吾尔族帽子的特色》
- 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与美学思想探析
-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
- 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 在中国建立私人破产法的几点设想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民国时期的山东婚姻习俗
-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 古陶瓷的文化内蕴解析
- 《七月的天山》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九
- 《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十一
-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
- 《中彩那天》教学建议
- 《桂林山水》说课设计三
- 《中彩那天》教学实录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二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