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了解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语段,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接受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火烧云在变,课文讲什么和什么在变?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3小节。
2、哪个词在变?
(一会儿)
⑴ 引读并出示:
(变化多而快)
红彤彤 半紫半黄 葡萄灰
金灿灿 半灰半百合 梨 黄
茄子紫
⑵ 你是怎么理解“半”的?
(是左右,百分之五十的关系吗?)
⑶ 第三组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
(前边是物体,后面是物体特有的颜色。)
你能再说几个吗?
⑷ 这么多的颜色都包括在里的词有──
3、谁能美美地读第3小节:
⑴ 指名读。
⑵ 评价后再读。
⑶ 齐读。
⑷ 师引背。
4、火烧云形状变化也有两个特点
(快、多)
自由说表变化快而多的词。
⑴ 师问生读第四小节:
师问:
①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
② 是什么样子的?
③ 是怎样变化的?
⑵ 指名问答(读)第5小节。
⑶ 同桌问读第6小节。
5、共同讨论:
⑴ 提了三个问题,答了三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这三小节的写法一样?出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变化的?)
⑵ 这些同学善于找规律,背诵时就利用规律背诵。
6、指名读4、5、6小节,其余同学看投影片。
作者为什么不写了?
7、按刚才的规律口头叙述一段话:
⑴ 师:这时天空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怎么变化的?
⑵ 指名口述。
⑶ 后面你还希望变成什么?
这哪里还像天空,分明就是──(动物园)。
四、引读最后一小节
1、师引读
2、火烧云下去了,人们是什么心情?
(惋惜、留恋)
上来时,人们是什么心情?
(又惊又喜)
3、指名前后对读两句话。
4、自由读读。
五、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完成板书:
师: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这一变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大自然变得更神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
2、讨论作品的成功之处:
想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做到哪几点?
(① 观察有序、细致;② 想象丰富。)
观察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作业
1、带着神奇、美好的情感读课文并背诵。
2、积累20个描写颜色第亿词。
3、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100多字):
“这时,天空出现了……”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霞光
颜色 变
火烧云 变化着 形状(快、多)生活美好(自然现象 ) 自然神奇
下去了 恍恍惚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鸭子
-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 放过课间宝贵的十分钟吧
- 我
- 我要变成糖果人
-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 小书虫
- 雪
- 自我介绍
-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 我的学校
- 秋天的校园
- 假如我是小河
- 小乌龟的自述
- 才艺展示
-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 《桥》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起由及教学思路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