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研究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想象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准备】
为“综合实践”作业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1、你喜欢哪一次去鸟的天堂?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
3、组织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在讨论中,适时引导学生朗读,评价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例:
⑴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地方”。
(实际上榕树只有一株,看起来却以为是许多株,可见树之大。)
⑵ “真是一株大树”。
(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而不是他认为的许多株,也不是有的朋友说的是两株。读好这句,读出“大”。)
⑶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就好像一个颤动的生命。)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1、读了课文,我们仿佛也跟着巴金爷爷去游了“鸟的天堂”,赞叹之余,我们不免遗憾:
为什么我们这儿没有这“鸟的天堂”?为什么那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2、小组讨论,交流:
⑴ 生态环境好。
⑵ 人们保护意识强。
四、综合实践,练能力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根据收集的资料,学写一段解说词:
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学做导游,练“交际”。
3、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
评选优秀小导游。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要有自己的理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实质。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搜集资料,学会运用,学会交际。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后随感】
《鸟的天堂》是一篇老课文,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教学第二课时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线索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禀着《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再自己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朗读指导过程中,组织学生赛读,挑战朗读佼佼者,通过评价,学生的朗读再现了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再现了鸟儿们在枝头欢唱的情境。
在讨论“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一问题时,学生一下就看到了、抓住了实质:农民的保护是第一原因,这儿环境好是第二原因。有的学生甚至萌发了“这样的地方,真想亲眼见一见啊!”的感叹。于是又自然地过渡到第四环节的教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是个电视迷
- 小鸟的家园
- 我最喜欢的水果——苹果
- 假如我是老师
- 我心目中的英雄
- 朋友的力量
- 龟背竹
- 鸟儿的“哭泣”
- 二一00年的学校
-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
- 学步桥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游济南动物园
- 马路上的早晨
- 金鱼
- 试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浅析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
- 农业单位财务管控前景论述
- 议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 深化地理教改,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中地理教学刍议
- 浅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思路
- 中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 浅议“互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之我见
- 谈经纬仪安置的教学
-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
-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
- 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敬畏自然说课稿
- 苏教版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 三峡说课稿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 14、我的母亲
- 16、小石潭记
- 21、苏州园林
- 11、背影
- 28、 奇妙的克隆
-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 7最后一课
- 9、古诗四首
- 10、晏子使楚
- 桥之美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