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4-13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
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四、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
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交流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3、教师小结:
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
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
六、放录像
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七、布置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三个小伙伴
- 圣诞节
- 我的愿望
- 放飞梦想
- 我有一个本领
- 钓龙虾
- 桃子
- 手表的作用
- 圣诞节
- 我成功了
- 可爱的小白兔
- 春游
- 橘子
-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 我家的小猫
-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略论法学理论论文(1)
- 二战后美国法对日本法的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 侠观念与中华法制法学理论论文(1)
- 《谈谈作为法学学科的欧洲法学
- 浅论死亡权的特点及我国死亡权的立法设计法学理论论文(1)
- 法的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法学理论论文(1)
- 信访的制度逻辑法学理论论文(1)
- 实证法学的新阐释与自然法观念陷阱法学理论论文(1)
- 汉 初 律 名 新 证法学理论论文(1)
- 人身损害救济之司法变化概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主义法学理论论文(1)
-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
- 以史为鉴,试述德国法律发达之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
- 论新时期男女平等的体现法学理论论文(1)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