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七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七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章节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主要写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借造箭暗害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用妙计挫败的经过.

教学重点:

《草船借箭》一文是训练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本课的训练重点确定为: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设计理念: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学生质疑,初读解疑.

1、《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长篇小说,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学生回答)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电视上、书上、多看有益电视,多看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教师介绍历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现的时候发生的.

3、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设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以后,想知道什么?(如: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借到箭没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自己解决问题.

二、紧扣重点,再次质疑,合作探究.

1、读了课文,谁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2、通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前因: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想陷害他.

后果: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3、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前因后果,还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①周瑜怎样陷害诸葛亮?

②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4、将全班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5、指名学生回答解决什么问题.

①周瑜怎样陷害诸葛亮?

A三天造十万支箭.(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两人的言语态度)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B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你从哪里知道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②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A鲁肃帮助.

B大雾漫天

C曹操不敢轻易出动

D“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后又“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A知天时

B懂地理

C识人心

三、再读课文,问难质疑,启发思维.

1、学生质疑,学生解答.

2、同学们能对作者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吗?

3、教师相机提问:

①你认为课题《草船借箭》的“借”用得合适吗?

②你认为鲁肃是吃里扒外,还是忠厚老实?

四、总结分段,综合练习,检测效果.

1、请你给课文划分段落.

2、小黑板出示,请说出他们这样做的前因和后果.

①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

②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箭.

3、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点评:

上述教学设计的最大特色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俗话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草船借箭》一文采用“三疑三读,读中解疑”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是恰当地运用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简单的易于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如对课题的质疑;对于课文所要体现的重点问题,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合作解决,同时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启迪心智.三是充分发挥了语文“读”的功能,让学生在三次读文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同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体会了人物的特点,也训练了朗读能力.四是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结束课文时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可以激发学生读好书的欲望,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多功能汽车
聪明的小兔子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我的小锦鲤
我的星期天
颐和绿苑
快乐的星期天
保护我们的琴江河
我爱吃苹果
美丽的新区
我得到了教训
那个黑暗的角落
我的外婆
在云的另一边
写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土地征用的正当性分析_宪法论文(1)
从《突厥语大词典》看中世纪维吾尔人的婚姻习俗
牵连犯中牵连关系的新界定刑法论文(1)
滥伐林木罪探析_宪法论文(1)
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的情歌
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
死刑废止过渡期的刑罚阶梯/欧锦雄刑法论文(1)
孙中山的考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青歌赛”:有效的公益传播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视觉符号的现代设计
再谈刑讯逼供/张楠刑法论文(1)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师范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
论立法过程中的程序公开原则_宪法论文(1)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电视公益节目与和谐传播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之一
《草原》教学设计之二
《长城》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教案
《桂花雨》评课稿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蜜蜂》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三
《草原》教学设计之三
《珍珠鸟》(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