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6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星星
- 观猴
- 台风
- 给胖猪娃添尾巴
- 野生动物园
- 自我介绍
- 爱我家乡
- 弟弟的生日
- 仙人掌
- 大树和小鸟
- 我的洋娃娃
- 夏令营日记
- 我的姐姐
- 君子兰
- 蚂蚁搬家
- 关于运用审计方案有效控制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 从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浅谈其增值功能
-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审计的对策研究
-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 我国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的环节
- 制度环境、外部审计、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述评
-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研究
- 对科研单位化解经济责任审计矛盾的思考
-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审计
-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整合研究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寓言四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 《寓言四则》基础知识训练
- 《寓言四则》课时训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补遗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法指导
- 《寓言四则》比较阅读训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法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