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5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教案点评: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以人和生物发育及进化的图片、视频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再按阅读提示多读几遍课文。然后围绕重难点读一读,议一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的发现,教师引导的着眼点放在了发现的过程上。这样,通过读议,学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1、敢于提问;2、反复思考;3、大胆想象。对课文中两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点拨,加以理解。课后让学生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进行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国大典》观后感(8)
- 校园的春天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春天的校园
- 校园的石子路
- 《开国大典》观后感(6)
- 春天的校园
- 中秋赏月晚会
- 《精彩的篮球赛》
- 《“女孩节”联欢会》
- 美丽的校园
- 我眼中的校园
-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体系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 北京语言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与展望
- 微博名的社会语言学探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分析性新闻
- 知识经济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
- 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家庭因素及教育建议
- 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 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色研讨
- 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语言艺术
- 工商行政管理视角下市场主体再认识
- 论民族传统艺术对动画角色塑造创建的影响
- 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教育低效的语言经济学分析
- 论包装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
- 美术语言在中职生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