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过《景阳冈》,知道什么?
生:讲的是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故事。
生: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生:我知道武松武艺高强。
生:武松力大过人。
生:武松勇敢机智。
生:不对,是勇敢机敏。
师:很好,同学们……
生:老师,我们都懂了,不用讲了!
师:是吗?……老师也跟同学们一样,读了一两遍之后,觉得什么都懂了。不过,再仔细地读,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生:什么问题?
师:好像书上写的打虎与图上画的有点不同。
生:(齐声)什么不同?
师:你们自己再去仔细读,仔细观察图画,看能不能发现有什么不同。
(读书、观看、思考)
生:图上画的武松骑在老虎背上打,书上写的是按住老虎的头来打。
生:对,书上写道:“武松揪住老虎的顶花皮,使尽气力按定……再用脚来踢……”
师:很好!那么,你们认为武松应该是怎样打死老虎的?
生:应该是骑在老虎背上,这样老虎逃不了。
师:哦,像骑马一样任它跑,跑到什么地方都行?
生:(笑)不对,俗话说:“骑虎难下”,怎么能打到老虎呢?还是书上写得对,“揪住老虎的顶花皮”,老虎的头被按在地上,好打!
生:不对,书上写“按住老虎的头”,老虎的脚可以蹬几下,就逃走了。
生:不对,武松力大过人,老虎逃不了。
生:书上画的是武松骑在老虎的背上,把老虎的头按到地上来打。老虎很高大,人骑在背上不能把它的头按到地上。应该是书上讲的比较合理。
生:不对,……
师:好,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但时间不允许,同学们可以下课后再讨论,行吗?说实话,我们在座的有谁看过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景?没有。我想作者也没有见过。那他是怎样写得如此生动的?据一篇文章介绍,作者为了写好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部分,向许多猎户请教过,还特意喝醉了酒,醉酒中,与家里的一头大猫搏斗……(学生笑)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写好“武松打虎”,作者下了苦功夫。
……………………
点评:
如何引导学生读书读得有滋有味?本课例的教师在学生已经“懂了”的心理背景上,巧妙地“于无疑处生疑”,利用教材文字与插图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细读深思,继而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教师并不做出结论,为的是留给学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然后老师自然而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怎样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这里的引导,给人以峰回路转,洞天另开的感觉。上这样的课,学生获益良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到宜春
- 我长大了
- 五彩缤纷的初春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爱故乡的桔子树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玩大力士游戏
- 假如我是爱心小天使
- 游龙湾海滨
- 快乐的五一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读《奇迹》有感
- 母亲节的礼物
- 快乐的五一假日
- 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 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狂妄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创意文化产业视角下四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
- 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工科学生人文教育
-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刑法论文(1)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之我见
-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3)刑法论文(1)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 《爬山虎的脚》
- 《颐和园》教案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
- 《珍珠泉》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设计
- 《猫》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观潮》
- 《颐和园》
- 《新型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