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利用矛盾,引导趣读—《景阳冈》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过《景阳冈》,知道什么?
生:讲的是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故事。
生: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生:我知道武松武艺高强。
生:武松力大过人。
生:武松勇敢机智。
生:不对,是勇敢机敏。
师:很好,同学们……
生:老师,我们都懂了,不用讲了!
师:是吗?……老师也跟同学们一样,读了一两遍之后,觉得什么都懂了。不过,再仔细地读,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生:什么问题?
师:好像书上写的打虎与图上画的有点不同。
生:(齐声)什么不同?
师:你们自己再去仔细读,仔细观察图画,看能不能发现有什么不同。
(读书、观看、思考)
生:图上画的武松骑在老虎背上打,书上写的是按住老虎的头来打。
生:对,书上写道:“武松揪住老虎的顶花皮,使尽气力按定……再用脚来踢……”
师:很好!那么,你们认为武松应该是怎样打死老虎的?
生:应该是骑在老虎背上,这样老虎逃不了。
师:哦,像骑马一样任它跑,跑到什么地方都行?
生:(笑)不对,俗话说:“骑虎难下”,怎么能打到老虎呢?还是书上写得对,“揪住老虎的顶花皮”,老虎的头被按在地上,好打!
生:不对,书上写“按住老虎的头”,老虎的脚可以蹬几下,就逃走了。
生:不对,武松力大过人,老虎逃不了。
生:书上画的是武松骑在老虎的背上,把老虎的头按到地上来打。老虎很高大,人骑在背上不能把它的头按到地上。应该是书上讲的比较合理。
生:不对,……
师:好,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但时间不允许,同学们可以下课后再讨论,行吗?说实话,我们在座的有谁看过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情景?没有。我想作者也没有见过。那他是怎样写得如此生动的?据一篇文章介绍,作者为了写好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部分,向许多猎户请教过,还特意喝醉了酒,醉酒中,与家里的一头大猫搏斗……(学生笑)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写好“武松打虎”,作者下了苦功夫。
……………………
点评:
如何引导学生读书读得有滋有味?本课例的教师在学生已经“懂了”的心理背景上,巧妙地“于无疑处生疑”,利用教材文字与插图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细读深思,继而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教师并不做出结论,为的是留给学生更宽广的学习空间。然后老师自然而然转到另一个话题:怎样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这里的引导,给人以峰回路转,洞天另开的感觉。上这样的课,学生获益良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荷花
- 过生日
- 当我受到责备时
- 小蜘蛛
- 我的路
- 壁虎
- 梦
- 四季的风
- 杉木
- 记一次开心的事
- 植树
- 我也想学工
- 仙人掌
- 我的寒假生活
- 记一件可恨的事
- ××电信公司××增值业务的营销策略分析
- ××通信公司门户网站的经营策略
- 浅论住宅商用法律制度(1)论文
- 论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农民利益保护(1)论文
- 小议法院文化建设(1)论文
- 品牌资产衡量及核心价值的维护
- 浅析市场调研在电信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 论互联网时代网络销售优势的获取(1)
- 如何提升我国手机市场客户满意度(1)
- [经济管理论文]高职院校基于整合营销理论的品牌建设研究
- 浅论事实推定的效力(1)论文
- 论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投资环境改善中的作用(1)论文
- 浅探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 ××电信公司CDMA业务发展策略探讨
-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整合策略探讨
- 《检阅》 范文习作
- 《将相和》
- 《争吵》 考点练兵1
- 《争吵》 教案讲义2
- 《争吵》 知识点精析
- 《争吵》 考点练兵2
- 《争吵》 重难点分析
- 《检阅》 趣闻故事
- 《检阅》 考点练兵1
- 《检阅》 训练素材
- 《争吵》 教案讲义1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争吵》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检阅》 考点练兵2
- 《争吵》 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