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7
教学“务实”——《半截蜡烛》案例反思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半截蜡烛》
师:同学们,伯诺德夫人一家先后遇到了几个危急关头?
生:他们遇到了3个危急关头。
师:第一次危机由何而起?
生:一个德国中尉把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了。
师:当时情况怎样?
生:当时情况非常危急。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因为书上写如果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一家三口的生命将要结束。
生:我觉得这时候的危急在于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国家就会遭受更大的灾难。
师:那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危急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自由朗读后指名读并评价)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
生:伯诺德夫人望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间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并把蜡烛吹灭了。
师:请你们在读读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句,想想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读,思考)
师:谁愿意来说说,最好结合有关语句?
生:我觉得伯诺德夫人很勇敢,因为在如此危急的时候,她是那么的沉着冷静。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急忙”和“轻轻”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伯诺德夫人很机灵。因为当她看到危险就要来临时,她又想到了这么一个好办法,把危机化解了。
师:你回答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生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结合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以及周边的环境加深对一个人的了解。下面老师请同学用上这种方法,来谈谈你对于杰克的了解……(生沉默)
师:可看看杰克的表现,从他的表现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当危险来临时,杰克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从容地搬来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我觉得他很勇敢。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他很懂事,在危险到来时,他很从容,一点也不紧张。
……
师:危险越来越近了,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挺身而出了。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这一段课文,尽量把你对人物的了解读出来。(生读)
师:(对指读的学生)杰奎琳,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用这种语气对少校说话?
生:因为我想大人都喜欢可爱一点的小孩,我这样说的话,可以让他对我放松警惕。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你们全家要保住这根蜡烛吗?
生:因为这蜡烛中装有绝密的情报,因为我们要保卫我们的祖国。
……
〖你正在浏览《东坡语文在线》提供的文章〗
以下是我上完课后的些许想法:
一、针对课文类型,正确选择教法
《半截蜡烛》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本文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如果要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就会打乱文章原有的严谨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呢?在做好简单的课件后,我随即又否认了。因为我发现这对我的教学起不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让人有一种“通读通讲”的感觉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种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就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来读杰奎琳的话,并用上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杰奎琳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类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务实”。
二、针对不定因素,及时调整教法
长久以来,我们在备课时都谨记: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学生,即要把学生针对你的教学设计可能会产生哪些反映都充分地考虑到。因此许多老师在备课中还会把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都记录在案,以达到在课堂上的万无一失。殊不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同一篇文章,同一段文字,甚至同一个词或字,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再怎么考虑周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并恰到好处地调整好自己的教学。如上例中教师让学生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回应,老师就再次提醒学生看看杰克的表现,体会体会。尽管这样做与备课中设计的有所不同,也有违老师的教学意图,但仔细想想,这又有何不可呢?我们的教学不都为了能帮助学生感悟吗?当学生出现一些“短路”现象时,教师就有义务及时地加以纠正。这不是教学“务实”的最好体现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绝招
- 钓鱼对抗赛
- 过生日
- 小蜜蜂闹钟
- 检查作业
- 我终于“投降”了
- 老鹰捉小鸡
- 我的家乡
- 我的自画像
- 粗心的小花猫
- 我最珍爱的小熊猫玩具
- 我的小狗贝贝
- 我和妈妈谈奥运
- 未来的汽车
- 有趣的小表弟
- 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 探讨公路桥头跳车产生原因及处治措施
- 走向后现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家
- 浅谈降低城市轨道车辆内部噪声的措施
- 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
- 自由与宪法的精义:你的自由止于国家的不自由
- B 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设计研究
- 加拿大城市交通
- 中小城市背街小巷整治对策
- 公民为什么有服从国家法律的义务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的研究
- 试论我国今后政治发展的目标定位
- 同站台换乘车站方案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制式分析探讨
-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研究述评
- 《葡萄沟》教案
- 《雷雨》教案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案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2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1
- 《黄山奇石》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1
- 《日月潭》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棉花姑娘》教学片段及反思
-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2
-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