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晏子使楚》两个“?”号的启迪
《晏子使楚》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他,晏子进行了反驳,为自己和齐国赢得尊重的故事。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智吸引人,其编写意图是使学生感受正义和智慧的力量,以培养他们的正义感。文章除了本身的故事内容能体现它之外,晏子本身的语言也极具特色,特别是两处“?”,颇值得我们细细地体会与回味。
1、“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这句话出现在楚王为侮辱晏子,而让其钻“狗”洞,晏子针锋相对而说的一句话。
(课堂实录):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晏子的回答很有特色,特别是这句“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语惊起千层浪,在该生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回至文中体会,从而引发了孩子们的更多思考:
生:晏子这句话采用了疑问的方法,但我们一读就知道楚国肯定会让晏子从城门进入,既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又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生:晏子明知却问,表面糊涂,实际心理非常明白。
师:换成反问试试,细细体会,有什么不同?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难道真是个“狗”国吗?
生:如果晏子采用反问,虽然语气强烈,起到了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作用,但楚王肯定不会接受,很可能让两国之间产生新的矛盾,甚至引发一场战争。
生:反问语气过于强烈,如果换成疑问,我们可以看出晏子的勇敢这中蕴含了一种机智,机智之中又不乏一种敏锐。
生:一个疑问,既让晏子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又不伤害楚王的面子,一举两得!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这是楚王再次以貌取人,晏子对答的其中一句话。
(课堂实录):
学生在自我感悟这段话的基础上思考:晏子说这句采用了什么方法,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生:晏子以反问的语气,对楚王的侮辱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
师:为何晏子采用反问的方式,而不像上次,以疑问代之?(学生细读体会)
生:晏子之所以采用反问的语气,既能显示齐国人口众多,又可见他的凛然之气、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生:这种语气,有正义而不可侵犯之意!
生:晏子说这句话的反问语气,正好与他的神情“严肃”相互照应,更可见他为维护齐国的尊严而表现出的坚定决心!
简单的两个“?”号,简单的两个句子,却在平淡中将晏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果敢中不乏机敏,既不失齐国尊严,又给楚王以颜面;反诘中不乏诤诤铁骨之气,将“威武不能屈”的形象勾勒惟妙惟肖。细究它们,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有益的启迪——这或许就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
- 难忘的一刹那
- 记一次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最后一次习作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母的爱
- 记一次辩论会
- 父爱似水
- 父母的爱
- 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
- 高速铁路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解决方案
- 浅析声乐表演中的怯场心理
- 分析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
- 公路医疗货物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 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
- 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 关于我国机车信号主体化问题
-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 如何把握歌曲中的内在情感
- 论构建绿色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 论电影《刘三姐》的音乐魅力
- 论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 把握声乐的“脉博”——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论空军部队车辆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 《我为你骄傲》 训练素材
- 《三个儿子》 重难点分析
-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2
-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三个儿子》 范文习作
-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 《我为你骄傲》 写作指导
- 《我为你骄傲》 范文习作
- 《三个儿子》 知识点精析
- 《三个儿子》 作者简介
-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1
-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