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
《白杨》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它借描写白杨树,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在结构上明显地表现为“赞白杨”──“喻人物”两个层次,而中间一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在教学时我把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作为突破课文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找出过渡段,引出“突破点”:
在学生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直奔过渡段。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篇课文是写人呢,或是写物的,还是写物喻人的?课文在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展开讨论。很快他们就找出了过渡段,并初步明确了本文是作者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
2、通过“突破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⑴ 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一段告诉我们,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由此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本段是怎样承上启下、由物写人的,并初步理清文章由“赞白杨”到“喻人物”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分析课文作过渡。
3、紧扣“突破点”,牵动上下文,逐段理解课文:
讲读第一部分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感知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和深入理解白杨树正直、无私、坚强的品格。学习第二部分则重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弄清作者是怎样借物喻人的,从而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阅读分析来理解弄清课文内容,如“高大挺秀”、“卫士”、“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沉思”、“微笑”等等。
4、照应过渡段,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法的妙处:
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⑴ 从表现文章中心看,过渡段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以上教学环节可以看出,只要抓住了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作为“突破点”切入课堂教学,就可以避免了那种“用力均衡、面面俱到”的教法,能够突出重点,加强了“整体性”的联系,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极好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有利于其自读能力的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trip to America
- 预防猪流感
- grandfather
- work
- etter to Shyness
- What should we thank?
- park near my home
- 残奥会英语作文
- 中暑假英语周记
- experience with foreign coins
- new librarian
- 中暑假英语周记
- old house(老房子)
- collection
- views on English
- Web挖掘个性化模型研究(1)
- JAVA实现电子商务系统(1)
- 电子商务中的逆向物流管理(1)
-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的应用
- 计算机液位过程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研制与开发(1)
- 浅谈基于异常检测的邮件病毒防治策略(1)
- RFID生猪管理解决方案(1)
- 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1)
- 对高法关于网络域名纠纷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1)
- 计算机类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
- 利用Web挖掘技术加强电子商务中的知识管理(1)
-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
- 利用RCM2200实现以太网与异步串口的通信(1)
- 论电子杂志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 单向可Ping通的原因与原理
- 《丝绸之路》重难点分析
- 《丝绸之路》文学常识
- 《草原》写作文
- 《白杨》重点字词意思
- 《丝绸之路》教案讲义
- 《草原》第一段想到的写景作文技巧
- 《丝绸之路》课后练兵
- 《草原》练习题
- 《草原》设计思路
- 《草原》一文教学建议
- 《丝绸之路》教案讲义二
- 《丝绸之路》例句仿写
- 《丝绸之路》文中句子的理解
- 《丝绸之路》重点字词梳理
- 《草原》练习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