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浅谈《白杨》一课的教学突破
《白杨》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它借描写白杨树,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在结构上明显地表现为“赞白杨”──“喻人物”两个层次,而中间一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在教学时我把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作为突破课文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找出过渡段,引出“突破点”:
在学生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直奔过渡段。启发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这篇课文是写人呢,或是写物的,还是写物喻人的?课文在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展开讨论。很快他们就找出了过渡段,并初步明确了本文是作者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
2、通过“突破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⑴ 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一段告诉我们,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由此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本段是怎样承上启下、由物写人的,并初步理清文章由“赞白杨”到“喻人物”的写作思路,为进一步分析课文作过渡。
3、紧扣“突破点”,牵动上下文,逐段理解课文:
讲读第一部分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感知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和深入理解白杨树正直、无私、坚强的品格。学习第二部分则重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弄清作者是怎样借物喻人的,从而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阅读分析来理解弄清课文内容,如“高大挺秀”、“卫士”、“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沉思”、“微笑”等等。
4、照应过渡段,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和写法的妙处:
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⑴ 从表现文章中心看,过渡段起了什么作用?
⑵ 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从以上教学环节可以看出,只要抓住了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作为“突破点”切入课堂教学,就可以避免了那种“用力均衡、面面俱到”的教法,能够突出重点,加强了“整体性”的联系,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极好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启发,有利于其自读能力的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桂林
- 美丽的中心广场
- 我爱秋天的校园
- 落选以后
- 抄袭
- 买空调引起的风波
- “活宝”李伟
- 祖国,我为你骄傲!
- 动物星球的运动会
- 秋天姑娘
- 我喜欢的“小白”
- 改写《游子吟》
- 我眼中的城市
- 老师改发型
- 弟弟,我想对你说
- 关于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 关于职校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要点
-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
- 浅议职业教育中“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和改革
- 关于中国足球联赛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与道德思考
- 关于非公共型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试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与科学评价
- 论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
- 关于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 试论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
- 关于辽宁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创新建设策略思考
- 浅论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的思考
- 论职业教育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 浅论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六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七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四
- 《画鸡蛋》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五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 综合性学习三八节的祝福教案设计
- 春笋教案设计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习作二 我的自画像》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