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2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
草原
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
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
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
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1、过渡:
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
4、过渡:
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欲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
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
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
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急智”糖浆之老爸也
- 标点符号版同学
- 我的奶奶
- 我的妈妈
- 坏小子胡帅奇
- 严厉的妈妈和慈祥的爸爸
- 我的同桌
- 我的同桌
- 我敬佩的好爸爸
- 叮当猫丁冬
- 我的启蒙老师
- 我的妈妈
- 英语之星――柳佳利
- 偶的“铁心肠”老妈
- 我班的女霸王
- 雾霾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与探究
-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学校教育评价的困境与反思
- 初中科学使用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高校德育实践课程要重视公益内容的开发
- 彝语北部方言亲属称谓汉语转写用字规范研究
-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异同分析及启示
-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对学生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
- “动感数学”视角下有效教学环境的创设
-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
- 从接受理论看大学思政教育
- 二外日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实现高校德育人本化的四个转向
- 浅谈《彩妆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 解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性恋
- 新建地方高校课程考试管理探讨
- 《苏珊的帽子》教学札记
- 《三峡情》教学设计
- 《父亲、树林和鸟》课文
- 《父亲、树林和鸟》说课设计
-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说课设计
-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教学设计
- 《苏珊的帽子》教学札记
- 《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 《三峡情》教学设计
- 《购买上帝的男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