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难忘的一课》的思想感情
所谓“难忘”,指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本文叙写的是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和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什么令他终身难忘?联系课文内容可知,这一课有着特定的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定的地点(台湾高雄市郊外)、特定的内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定的感受(充满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思)。因此,“难忘”是解开本文的关键。
本文采用了双线并行的结构方式:
一是以方位转换来展开故事:先写“我”在高雄郊外见到一所乡村小学,接着写“我”来到教室窗外,随后写“我”走进教室,再就是参观小礼堂看中国历代伟人像。市郊小学→教室外→教室内→小礼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序次井然。
二是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贯穿全篇,这句话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成为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
上面两条线其实不能视为“并行”,方位转换是便于展开故事,同一句话前后三次出现才是文章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
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抗战胜利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垮台了,所以能教学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地选用这一句,充分体现了师生们诚挚的爱国之情。
第二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是“我”走进教室,跟着师生们一起诵读。“我”是一个普通船员,长期漂泊异国他乡,胸中郁结着怀念祖国的情思。现在,在教室外听到师生诵读这句话,走进教室仍在学习这句话,仿佛一股热流涌进心中,情不自禁地跟着师生诵读起来,传达了“我”和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有着一样的爱国之情。
第三次则是“我”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的画像后,紧紧握住那位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因为台湾“光复”了,中国的伟人画像得以张挂出来,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过去是难得一见的,此时此地,此境此情,自然无法抑制,终于迸发出来,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了。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难忘”,正是难忘在这里。
因此,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就提纲挈领、百毛皆顺,可以水到渠成地加深理解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综述
- 中学生阅读学习障碍综述
- 防止沙尘暴
- 实验小学举行第30届校运会
-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 天造还是人为?
- 鲁迅思想
- 校运动会消息
- 鲁迅文化
- 校运动会
- 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中学生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 双方不确定性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1)
- 中西思维方式带来的绘画审美差异
- 产业销售起飞研究(1)
-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本土化构建(1)论文
- 浅议法院文化建设(1)论文
-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 依法治国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 论波普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 传统与现实:党风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
- 影响电信业服务营销水平提高因素的分析研究(1)
- 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 中国公开水域游泳横渡运动市场营销研究(1)
- 建构主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1)
- 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 戏曲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联系
- 《金色的鱼钩》范文习作
- 《金色的鱼钩》教学难点
- 《金色的鱼钩》教学重点
- 《金色的鱼钩》重点字词意思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讲义B案
- 《金色的鱼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金色的鱼钩》老师语录
- 《金色的鱼钩》重点字词梳理
- 《金色的鱼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金色的鱼钩》整体阅读感知
- 《金色的鱼钩》训练素材
- 《金色的鱼钩》教案讲义A案
- 《金色的鱼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金色的鱼钩》考点练兵基础篇
- 《金色的鱼钩》考点练兵阅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