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研究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思辩空间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3、能以精当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辩成果。培养围绕问题情境深入阅读,开展思辩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过程预设:
一、借助课题,复习回顾
师:(课前板书:“精彩极了”和“糟透极了”),今天,咱们学习一篇课文(生读课题),预习过课文了吗?能不能用上课题说说话?
二、创设情境,引起思辩
1、师:大家知道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这是巴德的有关资料。(投影:介绍作者的主要文学创作成就)你能根据这些材料概括地说说巴德是一个怎样的作家?)文中也有一句话讲到他的创作成就,你能找出来读读吗?
2、创设问题情境,引起思考:
有一次,他的作品荣获了一项国际大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感慨万千。按照惯例,他将发表一段获奖感言。获奖感言一般是用来表达谢意的,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认为,他在获奖感言中应当感谢谁?
3、探究课文,展开思辩,感受父母的“爱”。
(1)学习1-14自然段,找出母亲赞扬我的句子,研读。
(2)再学1-14自然段,找到父亲批评我的句子,研读。
(3)师:这样严厉的父亲,这样严厉的批评,以至于让我受不了,让我失声痛哭。那为什么你们认为也要感谢他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理由。
(4)师:听了你们的话,老师认为,父亲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也是很重要,他时刻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修改提高。真应该感谢父亲。
(5)师:对于我的不成熟的作品,母亲用“精彩极了”给我鼓励,父亲用“糟糕透了”给我批评。那么,在这次颁奖大会之后,我拿到刚刚荣获大奖的作品给父母过目,母亲和父亲分别会怎么说呢?(师当作者,生当父亲或母亲,即兴对话)
(6)师小结:板书“爱”。
(7)师:同学们,课文16自然段有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爱和母爱的理解,你找到了吗?(课件出示)
一个作家,应该说……“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自由读――质疑――讨论:“歧途”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引入歧途”指什么?――齐读)
4、书面练习,概括提升
(1)师:这是文中的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悟,学到这儿,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择一题写一写呢?(课件出示填空)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像(),它()。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父爱像(),它()。
(2)再读作者的感悟。
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课文中我的成功应该感谢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老师觉得,“我”的成功,还应感谢一个人,你们知道师谁吗?(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朗读这段话,将它铭记于心。
3、完成获奖感言。可在前面所写“理解、填空”的基础上添加内容,组织成获奖感言。
4、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师生共同赏析。
5、总结,劝勉。
※
浙江省小学语文青年名师“共同体”教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想……
- 蜻蜓
- 难忘老城小巷
- 我们与周围的世界
- 感谢您,老师
- 考试我想对你说声谢谢
- 童年“傻”事
- 假如我是环境卫士
- 数学日记5则
- 我心中的乐园
- 瞧我们这一“家”
- 减肥的辅导老师
- 森林运动会
-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
- 找缺点
- 试析用周恩来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思考
- 浅论学校文化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
- 简析建立健全交换生管理制度,推动交换生项目的发展
- 试论电控发动机实训教学实验台的开发与应用
- 反思与超越:析审视跨文化背景下理工科文学教育
- 试论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
- 简析军事理论课堂
-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教学
- 试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对本科教育职业化要求的探讨
- 试析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研究
- 试析大学新生的军事教育
- 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公平问题思考
- 关于高校师生隐性作弊的行为特征与法律性质
- 简析新时期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 试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分析
- 《满井游记》课文背景知识
- 钱塘湖春行
- 《满井游记》课文翻译
- 虎丘记
- 《满井游记》写作特色
-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 游满井记
- 《满井游记》解词
- 《满井游记》写作借鉴
- 《满井游记》文言知识
- 《满井游记》结构分析
- 《满井游记》同步练习
- 《满井游记》课文题解
- 《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
- 《满井游记》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