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文中巧设辩论,辩出爱的真谛──《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两课,我们站在子女的角度体会了父母是如何的爱我们,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父母是如何想的呢?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读熟之后,同位之间复述故事的梗概。
三、再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段
1、用笔划下你认为最能让你感动的句子,把不明白的问题和你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2、小组内交流问题和感受。
3、自己再认真读文,看能否有新的收获。
4、班上集体交流: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题目中的“学会看病”是指的让谁学会看病?母亲为什么要求儿子自己去看病?你怎样评价母亲的这种做法?
四、组织辩论、加深理解
1、文章当中母亲有一句话“我想我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了。”我们就这句话展开一次辩论,反方辩题:这位母亲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正方辩题:这位母亲不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2、要求:
证明你观点的依据需从文章当中去找,可以是文中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明。注意倾听对方辩友的发言,自己发言时要有礼貌。
五、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好多爱的方式,整理出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子女对父母的爱,又有哪些表现形式。用一件事情说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咀嚼“桑提亚哥”——读海明威《老人与海》
- 渠清如许
- 心在刃上的选择
- 转折
- 壮哉,猛士!
- 山娃
- 情感—认知—文化
- 甜蜜负担
- 远逝的风筝 远逝的梦
- 这是我的选择
- 人生的斗士
- 绝不妥协的鲁迅
- 我爱唐装
- 沟通,勿轻语言
- 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应用技巧
- 胁迫与补偿: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探求
- 造价资料积累方法探讨
- 2009造价师考试《理论与法规》复习精华汇总
- 造价员应掌握的竣工决算技巧
- 工程签证程序
- 强烈推荐 预算问题大合集 (经典啊)
- 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利弊
- 自己的预算总结
- 卫生系统防汛工作实施方案
- 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关于调整宁夏回族自治区计价定额人工费的通知
-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 飞来峡水利枢纽水情遥测预报和调度系统
-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
- 《两只鸟蛋》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 《雨点儿》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2)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1)
- 《司马光》教学设计5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5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