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文中巧设辩论,辩出爱的真谛──《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面两课,我们站在子女的角度体会了父母是如何的爱我们,今天我们再来看一看父母是如何想的呢?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读熟之后,同位之间复述故事的梗概。
三、再读课文、体会重点句段
1、用笔划下你认为最能让你感动的句子,把不明白的问题和你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2、小组内交流问题和感受。
3、自己再认真读文,看能否有新的收获。
4、班上集体交流:
⑴“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⑵“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⑶“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这段话讲的是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即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会生活。“口授一张路线图”,文中指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口授”更多的“路线图”,并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生存的能力,这是父母的责任。
题目中的“学会看病”是指的让谁学会看病?母亲为什么要求儿子自己去看病?你怎样评价母亲的这种做法?
四、组织辩论、加深理解
1、文章当中母亲有一句话“我想我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了。”我们就这句话展开一次辩论,反方辩题:这位母亲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正方辩题:这位母亲不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2、要求:
证明你观点的依据需从文章当中去找,可以是文中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明。注意倾听对方辩友的发言,自己发言时要有礼貌。
五、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好多爱的方式,整理出母亲对子女的爱,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子女对父母的爱,又有哪些表现形式。用一件事情说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实验
- 心爱的小笔头
- 我多想……
- 新学期新打算
- 扩写《盲人摸象》
- 国庆见闻
- 老师笑了
- 春天来了
- 背小弟弟回家
- 娃娃鱼逃生记
- 游动物园
- 围棋比赛
- 踩影子
- 四川地震
- 第一次买菜
-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1)
- 浅议互联网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1)
- 比较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分析(1)
- 基于价值链纽带的作业成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的融合(1)
- 出纳人员应具备的知识(1)
-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1)
- 会计的真实性与会计职业判断
- 期货交易所保证金充抵业务会计处理问题探索(1)
- 论会计和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1)
- 新会计准则:减缓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新举措(1)
- 新准则与旧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1)
- 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1)
- 创新思维 拓展领域不断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水平(1)
- 司法经济鉴证与风险责任评估(1)
- 试论我国会计体制如何应对国际化的挑战(1)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
-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假如》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与评析
- 《雷雨》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