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利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方法,从字里行间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思想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在心灵深处受到深厚父子之情的震撼。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搜集其他关于父母的爱的故事或实例。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板书“地震”,认识什么是地震。让学生汇报所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知道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

2、揭示课题:

1994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

3、读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⑴ 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读通句子。

⑵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⑴ 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⑵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文,自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做出回答。

2、全班讨论。

四、课后作业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灾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同学们,我们很幸福也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里,但是,在1994年的1月17日,美国洛杉机的人民却遭遇了一场大地震,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录像贴身感受一下这一场大灾难。

2、观看动画,谈感受。

二、品读精华,感悟亲情

1、出示句子(齐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自由读文,谈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父与子了不起的有关语句,细细品读,写下感受。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指名汇报:

谁先来谈一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⑴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① 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你体会到什么?

② 指名读,评价。

③ 没人再来阻挡他,哪些人曾阻挡他,怎样阻挡他?这个时候父亲怎样说?怎样做?还有谁阻挡他?父亲怎么说?现在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说他失常了?但实际上他有没有失常?为什么?

没人帮他,没人阻挡他,没人理解他,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觉得怎样?

⑶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向那片废墟走去。

4、配乐范读,披文入境:

他不停地挖啊,挖啊,挖啊,一些好心人拉住这位父亲,说:……到处是血迹。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说,这是怎样的38个小时呀?

5、那么,儿子呢?阿曼达被压在漆黑的瓦砾堆底下长达38小时,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他才7岁啊!他有哪些了不起的表现呢?

⑴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在一起”

⑵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在一起”

能让儿子这么勇敢,这么无私,是什么?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那么究竟在这像噩梦一样的38个小时里,阿曼达在废墟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等一下再来汇报汇报。

⑴ 出示小练笔题

⑵ 指名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漆黑的废墟里,感受一下阿曼达的内心世界。

7、师小结:

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也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最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出示句子)

三、教师总结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用他们深厚的父子之情,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种深厚的父子之情来自父亲的爱。这种爱创造了奇迹,这种爱使人产生力量,这种爱会使人更加勇敢,这种爱还可以──(板书)

四、拓展延伸

1、能把题目改一改吗?

2、其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父爱无处不在,能谈谈吗?

五、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把课后的小练笔写好。如果有兴趣,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叫《父与子》里面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可以给大家享受。

六、送上一首诗

七、课后作业

1、小练笔:

请学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砾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只是14个七岁的小伙伴,阿曼达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位善解人意的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
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
带着信念上路
20年后的我
校运会
我毕业了
我敬佩的清洁工李阿姨
爱护草坪
和动物做朋友——观《杜立德冒险记》有感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老少奥运迷
有你在鼓励着我
懊悔的除夕夜
一件难忘的事
广播新闻节目的采访与制作技术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WLAN网络应用探究
4G移动通信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音乐和音效在广播剧中的运用实践分析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危害及防范研究
现代数码技术在风景摄影中的应用研究
平面广告互动性设计的发展策略
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关注点探讨
提高校园网网络信息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
新媒体市场营销策略和管理创新经验
自动化对广播发射工作的影响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IGBT工作原理及在PSM中波发射机中的应用
电视编导在电视节目中的核心作用分析
数字电路板自动测试技术浅析
《金色的草地》教学建议
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试课稿
浅谈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学科
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因素的作用及调控
重视培养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02金色的草地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02金色的草地练习题二教学案例反思
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
试论小学生素质提高的途径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内容
《我们的民族小学》词语解释
让美在学生的心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