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6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
2、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读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
(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
⑴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⑵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
①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
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⑶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
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
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魂”指什么?
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八、课外作业
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数星星的孩子》读后感
- 宜昌
- 好朋友老孟
- 我的第一个暑假
- 我是‘电视迷’
- 听雨的歌
- 端午节
- 国庆见闻
- 象棋迷爷爷
- 农家乐趣
- 下雨了
- 第一次失败
- 粗心的丁丁
- 傻爸爸捉蚊子
- 第一次游泳
- 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
- 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
- 词缀研究
- 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浅析
- 结构式 “V+AX(定语)+O”的语用功能研究
- 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
- 科学技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与科技立法有关问题(1)论文
- 少儿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体现
- 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 论利用服务营销打造医院竞争力
-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观的转型
- 职高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研究
- 浅议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 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营销初探
- 《灯光》 教学设计B
- 《手指》 教案二
- 《手指》 重点问题探究
- 《灯光》 老师语录
- 《手指》 整体阅读感知
- 《顶碗少年》 美文欣赏
- 《手指》 趣闻故事
- 《手指》 教案一
- 《灯光》 教学设计A
- 《手指》 美文欣赏
-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一
- 《灯光》 重点字词梳理
- 《灯光》 随堂练习提高篇
- 《灯光》 重难点分析
- 《手指》 随堂练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