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3-03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悟文章的内涵,探究蕴涵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课题。)
同学们,知道“花山”是什么地方吗?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去的花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毛主席在花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2、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学懂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记下讨论结果。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熟读课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洗碗
- 我的任务
- 我的同学
- 聪明的小车手
- 我的梦
- 我当升旗手
- 小可
- 我
- 纸船中的小奥秘
- 我想
- 可爱的小乌龟
- 无题
- 我
- 秋天
- 我的烦恼
-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
- 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城市交通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 上海城市交通隧道盾构施工技术综述
- 对多边主义理论构成的一些探索
- 对地铁车辆段用地情况的分析
- 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安全与道路表面特性关系
- 交通经济问题的研究
- 伦理与政治的双淘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诠释
-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 现代性、後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再认识
- 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析
- 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原因及其缓解的基本途径
- 偏压隧道施工中变形开裂处理案例分析
-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 《我是什么》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回声》教学设计1
- 《我是什么》说课设计
- 《回声》课堂实录与点评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1
- 《回声》教学设计5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2
- 《回声》课堂实录
-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我是什么》词语
- 《回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我是什么》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片断
- 《回声》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