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落花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一课。
二、自读课文学习质疑
1、学生自学课文。问: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划一划,写下来。
2、同桌互读,相互讨论。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问:先说说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师记在黑板上)
⑴ 就词质疑:
如“居然”:
① “居然”是什么意思?
② “我们”辛辛苦苦种花生为的就是能收花生,现在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
③ 用“居然”说明落花生有什么特点呢?
⑵ 就句质疑:
如“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①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
② 父亲和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
③ 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种的新花生吗?
⑶ 就段质疑:
如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① 花生的好处很多,为什么父亲只说花生埋在地下这一点是最可贵的呢?
② 父亲为什么把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作比较呢?
③ 苹果、石榴是不是只炫耀自己而没有实用呢?
三、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⑴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
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出示课件。)
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
⑵ 从刚才的对比中,你体会出落花生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可贵在什么地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父亲告诉我们做人道理的一段话:
⑴ “你们要像花生,他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问:你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话?
⑵ 学习重点句: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 “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 “讲体面”是什么意思?
③ “只讲体面”又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人?老师觉得:不管你想做怎样的人,首要的是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一名对人类有用的人,将来才能有所作为。
3、他们还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四、小结
1、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2、是的,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许地山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可贵 默默奉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植物
- 我发明的机器人
- 美丽的玉鼎广场
- 我的课余爱好
- 我最喜欢的卡通明星——机器猫
- 猫师傅和老虎徒弟
- 我的奶奶
- 小乌龟
- 我终于“投降”了
- 检查作业
- 一张照片
- 我和妈妈谈奥运
- 有趣的一件事
- 人类的未来
- 捉知了
- 我国民法典中债法总则的存废民法论文(1)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民事责任的承担民法论文(1)
- 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民法论文(1)
- 民法中权利设定的几个基本问题民法论文(1)
- 民法草案人格权法编评述民法论文(1)
- 土地保护立法:土地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的衡平民法论文(1)
- 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民法论文(1)
- 要重视对海商法的研究民法论文(1)
- 职工持股立法应注重人力资本理念的导入民法论文(1)
-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民法论文(1)
- 略论我国夫妻订约权民法论文(1)
- 代位权制度功能演变及对制度之影响民法论文(1)
- 融资租赁交易承租人索赔权研究民法论文(1)
-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民法论文(1)
- 清代民间契约中关于“伙”的观念和习惯民法论文(1)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7
- 《“红领巾”真好》词语
- 《“红领巾”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6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假如》教学建议
- 《假如》教学设计3
- 《假如》教学设计1
- 《假如》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红领巾”真好》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假如》教学设计2
- 《假如》教学设计片断
-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