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
自学生字新词。
2、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
3、思品: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学习重点】
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的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投影片剪辑录像。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钢琴曲──《月光曲》。(放录音)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又叫什么名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自读悟情
1、自学提示:
⑴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想象描绘的景象。
⑵ 《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
⑶ 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好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⑴ 生读第9自然段,谈《月光曲》的内容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
教师随机板书: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⑵ 分清事物与联想: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是联想。)
是谁的联想?
(兄妹俩。)
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默读第九自然段,把描写皮鞋匠听着钢琴曲时面前出现的景象的句子划下来,通过“好像”一词让学生知道这景象并不是事实,而是皮鞋匠的联想,并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师: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在前面写上:
柔和 徐缓 有力 快速 高昂 激荡
⑶ 想象这些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欣赏录像剪辑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诵读──教师随机示范──评读。)
师: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样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尔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律更丰富了,你听了这首曲子好像看到了什么?
⑷ 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么,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谁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① 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引导感悟“要是……那么多好啊!”“……太贵了,……又太穷”“随 便说说”等。)
② 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引导感悟“多纯熟”,“感情多深”等。)
③ 是当时的环境使贝多芬触景生情。
(引导感悟:“披上银纱”,“格外清幽”。)
⑸ 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
(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穷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⑹ 指名说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
三、课外延伸
1、师: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课外资料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仿写练习:
给《荷花》这一段加上适当的联想: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式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四、作业
完成仿写。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柔和 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快速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高昂 激荡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东坡语文教学资源网]东 坡小 学 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植树节
- 今天真快乐
- 植树节
- 植树节
- 我长大了
- 爱护花草树木
- 请爱护花草树木
- 踢足球的故事
- 春天里的发现
- 小丽植树
- 植树
- 图书馆
- 植树节
- 放焰火
-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药监系统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 市公安局政务公开工作方案
- 天之∙金太阳远红外专卖店SP活动执行案
- 园林处机关效能监察工程实施方案
- 医院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 开展市区国有土地擅自出租改变用途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
- 联谊会野外活动方案
- 乡参加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 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 郧县广播电视局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
- 防汛抗洪工作方案 防汛抗洪工作方案2021最新精选
- 市工商局教育培训方案
- 水管站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实施方案
- 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歌咏活动方案
- 国际象棋邀请赛实施方案
- 电子化招投标在交通工程中应用分析
-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1)
- 交通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 否定的浪漫旅程──贝多芬与「英雄」
- 谈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世界性影响(1)
- 对歌曲进行的艺术表现
- 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源流(1)
- 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韩德尔的复活[1](1)
- 小议赣州至崇义高速公路防护工程施工技术
- 浅谈高速公路工程的计量与支付
- 浅析中国通俗音乐商品化的两面性(1)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 《数星星的孩子》
- 《蜜蜂引路》片断赏析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爱迪生救妈妈》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恐龙的灭绝》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第一课时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第二课时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