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
伯牙为何绝弦?
1、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⑴ 学生自学:
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⑵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2、感悟“知音离世之悲”:
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A的2008
- 感谢恩师的一记耳光
- 看《爱心小天使》有感
- 感受幸福
- 秘密
- 大树的呐喊
- 夏夜,不应该是宁静的.若不然,就会令人思绪万千.
- 遗忘了..
- 枫语
- 唠叨
- 我是恶魔,我很坏
- 恋上黑暗与孤独的味道
- 初读初三几天之感
- 爱在离别时
-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 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能
- 我听到了鸟叫声
- 低年级趣味识字的策略
- 寓教于乐,因势利导
-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魅力课堂
- 给孩子真正丰富的课堂
- 班级管理“五部曲”
- 寻找失落的童心
- 下雨了,我好……
- 课外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把握情感,引导学习
- 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 叫我怎能不怀念
- 我们家的后院
- 保水土,美生态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文字》
- 读报和剪报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
- 学与问教案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 《每逢佳节倍思亲》研究课教案
- 《读报和剪报》教学设计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 读报和剪报教学设计
-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