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3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要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美好,让爱在学生心灵里扎根。同时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如何抒发美好情感的。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一切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因素,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拓展延伸到写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情感。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如何抒发美好情感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感,感受爱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教具准备】
补充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连堂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今天我们要学什么课文?会读课题吗?别以为读课题很简单,通过读课题也能训练同学们的朗读能力,另外通过读课题,还能知道很多关于课文内容的东西。我们试一试: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这篇文章写的是谁与海鸥?这篇文章写的是老人与什么?
非常好!通过语感的变化,信息就传出去了。记住了,哪个词能回答对方的问题,就把那个词读得重点。这就是以读代答。
二、以读代讲,体会意境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边读边想,读完后还要说一说。
2、再读课文(多种形式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次了,应该想说点什么了吧?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或者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
学生交流,教师择其要点让学生自己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三、创设问题,研读课文
师:有问题是好事啊。同学们已经读了两遍课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再读!因为文章只能是自己读懂的,不可能靠老师讲解就把文章弄懂了。愿意再读吗?
在读之前,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因为你们给老师提了这么多问题,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整篇课文,郑老师不多提,只提一个问题,你们会不会让老师问住了?
你们猜一猜老师要问什么?现在提我提问,就这么一个问题,注意听了,我的问题是: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用《老人与海鸥》做题目好不好?
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找出根据,准备发言。
四、品读课文,体验内涵
1、提出品读要求:第一表态;第二读文;第三讲道理。
2、学生把自己找出来的理由有感情地练读。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大家都说得很好!题目该不该改?其实并不要紧,关键是大家思考后,有了自己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哪个题目最恰当这个问题,是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寻求答案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促使大家去品读课文,深入地感悟课文。
5、解决学生开始提出的问题:
通过大家的发言,黑板上你们送给我的问题,你们现在自己能拿回去吗?(点评问题)
五、拓展阅读,情感升华
1、同学们,在2005年年底时,很多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们被海鸥老人的行动所感动,在很短的时间里捐款数万元,在云南昆明的南胡公园,在老人喂海鸥的地方,为这位可敬的老人塑了一尊像,好让他天天都能看到海鸥。下面请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补充材料。我相信它能让你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
2、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3、创造碑文:
把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归并成一句话写下来。如果你能写出格言来,写出警句来,那就更棒了!
4、欣赏学生创作:
请学生把碑文写到黑板上,师生点评欣赏。
5、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两节课快要结束了,郑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爱是世间最美的情感!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会知道怎么和身边的生命相处了。下课!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第一,充分的让学生读。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析疑、评价、研讨、感悟,够接受知识的更新、学习方法的辅导,同时尝试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
第三,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文学完后进行创编献给海鸥老人的碑文。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情况设计的课文练习。特别拓展延伸阅读,贯穿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超文本阅读,这也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二、失败之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首先是对学情把握不足。新班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不熟悉,胆怯害羞不敢发言;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沉闷。
其次,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不到位。
最后,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玩得真开心
- 玩电脑
- 我们玩打卡游戏
- 丢手绢
- 游戏大战
- 我们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 小雨滴
- 我们玩得真痛快
- 我玩“拳皇”游戏
- 爬土山
- 转飞机
- 如果
- 玩电脑游戏——摩尔庄园
- 世上只有你最笨
- 好玩的游戏
- 浅谈广告英语的修辞(1)
- 对室内陈设艺术的文化体现研究
-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制度构建(1)论文
- 论保险市场转型过程中的营销创新(1)
- 公共雕塑状况调查及思索
-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 浅析时装“秀”在服装销售终端的运用(1)
- 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之提升(1)论文
-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 并购企业营销整合战略有关问题研究(1)
-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 论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的价值传递(1)
- 浅析侦查人员以庭审角色代入机制(1)论文
- 政府支持下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的探讨(1)
- 《葡萄沟》美文欣赏 豆单
- 《葡萄沟》教案讲义1
- 《葡萄沟》教案讲义2
-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 《葡萄沟》地理及葡萄常识
- 《葡萄沟》重难点分析
- 《葡萄沟》重点字词梳理
- 《葡萄沟》美文欣赏 红枣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趣闻故事
- 《葡萄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葡萄沟》写作指导
- 《葡萄沟》训练素材
- 《葡萄沟》老师语录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春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