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3、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形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准备】
查阅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了解鲁迅其人,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把文章读通、读顺
四、三读课文,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知道课文五部分内容各写了什么
五、自学研讨课文第一部分
1、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
2、明示:“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我”的疑问,也是课文叙述的重点。
六、布置自学内容
1、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把后文四件事中的一件排成一个简单的课本剧。
2、各小组把自己排练课本剧的这部分内容读通、读懂,并想办法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对其他三件事质疑,由重点学习该件事的小组来解答,准备在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
1、在伯父的追悼会上,“我”产生了什么疑问?
(“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明确任务:
本节课我们就从下面四件事中寻找答案。
二、小组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表演课本剧。
2、对他组同学的质疑问难进行解答。
3、用课外资料帮助理解重点词句:
⑴ “伯父笑着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⑵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⑶ “饱经风霜”一词的理解,想象车夫曾经历过哪些“风霜”?
⑷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想一想,此刻伯父想到了什么?
4、每讨论完一件事后,自由谈谈还知道哪些事,也同样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无所畏惧地与黑暗势力做斗争,关爱劳苦大众的精神。
三、小结
1、伯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伯父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3、老师黑板上留下的板书,就是下节课的主要任务,给每一部分列小标题。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轮读课文
二、指导练习列小标题
三、品析精美词句,师生共同反复诵读
四、总结课文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课外阅读
试着读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蜘蛛和蚊子
- 童年趣事
- 读《皮皮鲁和幻影号》有感
- 镜子里的我
- 趣味运动会
- 我的弟弟
- 我的家乡通化美
- 快乐的春游
- 青青世界之旅
- 考试后的风波
- 中国 情 结
- 秋景图
- 秋天的雨
- 我的小表妹
- 未来的学校
-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4)刑法论文(1)
- 月圆中秋
- 关于死刑的存在与废除的几点思考刑法论文(1)
- 利用历史教学弘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
- 弘扬传统美德 增强社会诚信
- 浅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模式
- 端午粽香 食之有道
- 抬龙王过洮河:源自江南的洮河端午民俗
- 论刑事诉讼价值追求的转变(8)刑法论文(1)
-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反映时代科学发展新貌
- 在边远地区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思考
- 大班端午游戏:网中乐
-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传统美德教育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
- 《七颗钻石》教案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
- 《果园机器人》教案
- 《新型玻璃》教案
- 《太阳》教案
- 《可贵的沉默》教案
- 《月球之谜》教案
- 《花钟》第一课时说课稿
-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 《妈妈的账单》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观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