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一、初读设疑,直奔重点,感知人物形象
上课伊始,可以采用边看图,边配乐介绍的方法,把学生带入神奇而美丽的月下看瓜的情景中。导情入境,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
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从“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入手,抓住“他们只仅仅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为疑点,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重点句,直奔重点。
二、精读探究,读中悟情,感受人物特点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句话是文章内容和“我”情感的枢钮,教学中,以它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幽览胜,渐入佳境。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分两个层面展开。
1、抓住重点,以读为本,学习稀奇事,体会人物特点:
找出重点后,从“稀奇”一词入手,让学生速读课文,归纳四件稀奇事,再理出哪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接着围绕“这件事件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书,思考,讨论,品析词句,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这样从具体到概括再回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其它三件稀奇事的认识,全面体会人物特点。
2、紧扣重点,读中悟情,强化训练点,揣摩人物情感:
通过对四件稀奇事的感悟,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为此,要指导学生读好“我”和闰土的对话部分,可组成小组分角色朗读,并揣摩人物情感,读出闰土的聪明、热情、淳朴,以及“我”的好奇、佩服和自叹不如。并在此基础上,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朗读,读中悟情,体会“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三、研读想象,拓展迁移,感悟人物变化
1、读懂难句,体会情感:
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句子的含义深刻,学生不好理解,但对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以上四件希奇事的基础上,研读这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他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朋友都不知道。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进一步体会“我”的佩服和自叹不如的感情。
2、展开想象,拓展延伸:
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等,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练说,并合作表演。然后写一写。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请找来鲁迅的小说──《故乡》读一读,弄清其中的原因。还可以去读一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升初之后后悔没上培训班
- 堆雪人
- 如今,恨不能当时再加把劲儿
- 〈小抄写员〉缩写
- 小升初,奥数和英语是敲门砖
- 松树的遗书
- 我的文具盒
- 第一次去海上游泳
- 我的好妈妈
- 我爱家乡的特产
- 我考12中的经历颇为传奇
- 写春雨的英语作文
- 发现了除去污渍的好方法
- 要相信付出了必将会有收获
- 101中学面试考什么?
- 山西方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1)
-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素
-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 中小食品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1)
- 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破解“执行难”的出口(1)论文
- 论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
-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
-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京津冀地区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探析(1)
- 解析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问题(1)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刑事司法应和民意保持距离(1)论文
- 浅论被害人陈述的证据效力和被害人陈述制度的完善(1)论文
-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 大学生“高消费”现状及营销对策(1)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