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2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⑴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⑵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⑶ 学生交流谈感受。
⑷ 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⑸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板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
一直……直到……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雪
- 春天来了
- 春雪
- 春天
- 我的愿望
- 溜冰
- 发怒的猫儿
- 参观消防队
- 早晨
- 参观公园
- 星期天的早晨
- 参观消防队
- 做金工
- 难忘的一刻
- 春天来了
- 创造新生活方式与城市发展共赢
- 地铁列车荷载分析方法
-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思考
- 高速地铁隧道内风压变化研究
- 广州地铁二号线接触网的特点及其维护检修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的探讨
- 南京地铁一号线空调通风大系统运作方式与能耗初步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 浅谈牵引计算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中的作用
- 广州市轨道交通乘客向导系统研究
- 浅谈中国发展道路
- 论现代音乐(1)
- 音乐教育在大众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战略思考
- 浅论中国审前羁押程序之反思
- 浅谈从毛泽东的治学观看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2
- 《称赞》教学实录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
- 《称赞》教学实录2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 《称赞》教学实录5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1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3
- 《称赞》教学实录4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1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2
- 《称赞》教学实录1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