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___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 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②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⑵ 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 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③ 补充资料,谈感受。
⑶ 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再读整段话。
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1、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
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
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3、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三、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⑴ 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⑵ 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⑶ 感情朗读。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⑴ 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
(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⑵ 感情朗读。
3、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⑴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⑵ 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
⑶ 感情朗读。
4、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⑴ 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⑵ 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⑶ 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⑷ 感情朗读。
四、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
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过?请大家互相交流。
五、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
摘录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留在心底的印象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艺术与人生
-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保护鸟类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为人父母也是一门艺术
-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 如何成功走出服装销售淡季
- 浅谈电力大客户营销管理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 论现代艺术对服装设计艺术的影响
- 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浅谈电力公司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 服装销售渠道差异化成为趋势
- 浅析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规划
- 浅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解读
- 负荷控制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作用
- 乡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于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 话剧演员观察生活的必要性
- 分析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
-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1
-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1
-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画风》 整体阅读感知
-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2
-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 《邮票齿孔的故事》 范文习作
-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师语录
-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 《画风》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