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1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 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快乐的事
- 我也做了回小记者
- 我和你
- 母爱无私大爱无疆
- 爆米花
- 爬山越岭找风筝
- 物理学动力臂和阻力臂
- 我和鸭子的故事
- 夸妈妈
- 小蝎子
- 夸夸我的妈妈
- 自己缝衣服
- 吃元宵
- 快乐的三八节
- 闪光的足迹,不朽的辉煌
- 我国审计质量替代指标研究综述
- 浅论传统审计的缺陷及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 会计法治的动因分析(1)
-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浅谈(1)
- 试论构建科学审计理念推动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
-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十大策略(1)
- 浅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
- 浅谈对管理审计的认识
-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及其对策分析(1)
- 浅谈内部审计在舞弊防范中的对策
-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对当前我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思考(1)
- 浅谈审计学教学质量提高途径探讨
- 企业提高内部审计效果措施浅探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三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 《回声》 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