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6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 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雪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My favorite sport(我最喜欢的运动)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中英语作文--如何保护环境
The New Term's Plan
中英语作文--请假条
My Favourite subject(我最喜欢的学科)
My favorite movies
房间布局介绍
中英语作文--My dream job
Traditional festional(传统节日)
flower survived
A cr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数据仓库技术在地铁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和地下铁路多线换乘枢纽的设计
政治上正确与后殖民理论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升级中的应用
从产品性质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
浅埋轻轨隧道支护体应力监测及失稳控制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道岔安装工艺
带屏蔽门的地铁站通风兼排烟系统问题探讨
饱和粉砂地层中地铁车站交叉穿越冻结法施工技术
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配置方法与渠道选择
控制轨道交通噪声道间声屏障研究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
从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看我国城市交通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选型
武汉市轻轨桥梁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提高篇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提高篇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晏子使楚》考点练兵 积累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晏子使楚》随堂练习 巩固篇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晏子使楚》重点问题探究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