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吴 门 桥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
2.理解记叙文中说明成分的运用
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体会,发表意见,避免“一统”地灌输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
检查预习,订正生词
拖拽(yè) 隋炀帝(yáng) 绚丽(xuàn) 柑橘(jú)
澹台湖(tán) 漕运(cáo) 鲁冀(jì) 田畴(chóu)
玳玳河(dài) 幽燕(yān)
文学常识:碧野,现代作家,著有长篇《风砂之恋》和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等。
分析课文
1节在开头,作者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桥,并通过和这些桥的比较,突出了吴门桥的与众不同,是什么?(气势非凡)
文章起笔写吴门桥的气势。气势是抽象的,画出足以表现非凡气势的词语,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一点着手写出气势来的?
(1)以壮阔的背景衬托〈2节〉
(2)从“停步吴门桥顶”写气势〈3节〉)
课文通过和其他桥的比较,在第一节写出了吴门桥的气势非凡,2节又以壮阔的背景衬托它的气势,3、4节作者登上大桥,放目回望,奇景顿时映入眼帘。仅仅是壮阔似乎还未写尽作者的感受,5节作者又设想“如果你是一个姑娘”,突出了吴门桥景色的又一特点——飘逸。
6了、这里笔锋一转,写到了吴门桥的桥洞,又借桥洞写船,借船写江南的“丰饶”和“富足”,由江南的奇景过渡到江南的丰饶,而江南奇景和它的丰饶不是衬托吴门桥的背景,吴门桥非凡的气势也就由它而托出。
7节、课文旁的练习。
大运河横贯南北,流经的地域广阔,纵经千年,有悠久的历史,望着滚滚的河水,作者联想到一千多年前隋炀帝的时代,联想到由白居易到李秀成的众多历史人物,正如文中所说“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这历史长河在文中一直推移到今天,大运河又有非凡的价值,那么这两节8、9节回忆历史用了什么手法?(插叙)
写这两节的目的是什么?(写吴门桥历史的悠久)
吴门桥是本文描写的中心,但课文却撇开它用了10、11、12三节文字来写宝带桥,为什么呢?(13节)
14节、在品味了吴门桥端庄、秀丽的姿态之后,作者由横贯南北的大运河联想到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从而引出大运河和万里长城比较,那么产生这一联想的“桥梁”是什么呢?
(它们的共同点——“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15节、“今天,吴门桥……绿树”精妙的点明了吴门桥与大运河的关系,把吴门桥托举到江南秀丽丰绕田园的背景之上(读P27划线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电脑
- 电脑
- 反对战争
-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 出淤泥而不染
- 莲文化探秘
- 莲文化
- 迷人的彩虹桥
- 今夜星光灿烂
- 同在一片蓝天下
-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 即将绝版的三峡
- 我做桥梁设计师
- 大家来赏荷
- 我国高速公路面临的新问题:交通安全
- 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音乐人才应具备的的心理素质
- 对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
- 对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华侨音乐家储望华钢琴作品
- 华盛顿轨道交通的建设历程
- 普契尼歌剧创作特点
-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 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
- 轨道交通工程悬拼节段梁预制生产关键技术
- 北京地铁五号线曲线斜拉桥设计
- 对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综述
- 慢起慢落时磁浮车辆与钢轨道框架耦合共振分析
- 中国歌曲特色分析
- 《画杨桃》 重点问题探究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画杨桃》 知识点精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画杨桃》 教师语录
- 《画杨桃》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杨桃》 整体阅读感知
- 《画杨桃》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 《画杨桃》 教案讲义1
- 《画杨桃》 重难点分析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