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教案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教案

文题

认真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丛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里经过,被这繁星般的浆果吸引住了。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走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的最大。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请以《人生路上的浆果》为题,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

训练侧重点

在具体场面具体情景的设想中,展现个性化的描写能力

从具体实例中寻找出最佳角度,准确的提炼哲理的能力

个性化作文设计定位

情境描写的个性化——不同的性格特点会有不同的情景想象;不同的情景想象会有不同的采摘经历。

感悟哲理的个性化——性格特点的不同,采摘的方法也不同,经历体验的不同,得到的启示也当然不同。

通过这样的作文情境中的模拟体验,给学生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认识到:一个话题作文的选材和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多情调的,多风格的……

课堂教学情景想象

根据学生的写作实践可知:不同性格的同学,在这片浆果林的表现有着明显的不同。急躁的与沉稳的,轻率的与慎重的;冲动的与冷静的;优柔的与果断的;悲观的与乐天的;忧心忡忡的与信誓旦旦的……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采摘过程和采摘心理,一定会千姿百态,别有风格,尽展个性风采。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很开放。在各种各样的采摘经历中,再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的经历所蕴涵的道理,也一定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给同学们思考的空间也一定是宽泛而广大的。

在采摘的经历中体味哲理,在体味的哲理中感悟人生。

讲评内容

(先回忆作文题)

【引言】

刚刚读过同学们的作文《人生路上的浆果》。欣赏着同学们的作品,想象着同学们在浆果林里的表现,那或兴高采烈,或不知所措;或沉稳,或轻率;或刚毅果断,或犹豫徘徊的采摘情景,使得老师也似乎徜徉在这一片浆果林中,被大大小小的浆果吸引着,诱惑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犹豫着你们的犹豫,惊喜着你们的惊喜,遗憾着你们的遗憾……总之,老师的心,为同学们比赛的最终结果,悬挂的很高,也牵扯的很累……

的确,在这样的一条长长的曲折的小路上,要从那么多的不知究竟的浆果之中摘一个最大的,心仪的,而且只有一次机会,还不能走回头路,真的很难啊。

究竟该怎么摘才能取胜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作文里,看看我聪明的同学们是怎么摘的吧!

【引入采摘经历】

还记得吗?读大家的作文,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惊诧于同学们的创造力了!这次也一样。聪明的同学们,竟然把老师的一个带有小小游戏性质的作文写的如此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又是那样的富有个性。

下面请大家以前后三人三排为小组,把自己的采摘方法互相的介绍介绍,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最有个性的同学的采摘方法,读给大家听。让我们看看:最理智的摘法是谁,最简单的摘法是谁,最优柔的摘法是谁,最果断的摘法是谁,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自己命名好了。

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宣读,推选,当然,老师更希望自愿表现。

(打出投影片:我在浆果林中

之后不久,请同学发言)

在同学充分展示的同时,老师评价几种摘法:

最幸运的摘法:翟春晓:摔了个大跟头,捉了个大浆果。与幸运之神亲吻之后意外取胜。

最乖巧的摘法,范源博:犹豫中想到了老师的教导,按课堂知识取胜。

(范源博这样的信任老师,真让我感动了良久。同时,更感觉到了老师所承担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了)

最机关算尽的摘法:扬松,尽管他的摘法让老师目瞪口呆,老师跟着他的思路绕来绕去最终也没有绕明白,也不知道他把衣服撕成条状之后还有没有衣服穿。但是,我承认他的确动了脑子,是本本色色的扬松采摘法!

【引入个性写作】

看来同学们的采摘经历真可谓千姿百态,千人千面,千变万化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经历?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

(总结:)

①个性不同,心理感受不同,采摘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说,经历的描写,是心境的体现,是个性风格的折射!

再看看这个采摘过程,你能猜想到这是谁在采摘吗?

哇塞!贼大的浆果耶!只见它在荆棘深处的灌木枝上冲着我招摇,我激动的两眼放射着绿光,就是它了!我摞起袖子,挽起裤腿,噌噌噌的冲将过去。“刺啦”一声,衣服扯破了;“哎哟喂”,一阵刺痛又从脚底直捅心窝。这些全顾不得了。我把那颗浆果轻轻的托在掌心,它是那样的硕大丰满,那样的晶莹红艳,我陶醉了……

这个可以称之为最冲动的摘法了。“哎哟喂”的一阵刺痛,算是对她“冲动的惩罚吧”?谁叫她在荆棘深处还摞袖子,挽裤腿,噌噌噌呢?

谁可能这样摘?

(学生评论后,打出作者:魏平老师)

怎么样?你想到了吗?为什么想不到?魏平老师可以写这样的文字吗?

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风格的一致性。前面的泼辣,后面的温宛。在刻意的模仿中,又回到本性了。

想象描述:凭着你对老师个性的了解,魏平老师应该是“最怎样”的摘法呢?

魏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摘呢?(让三到四个同学发言;同学的繁衍很有意思。有人认为老师时唯美主义的摘法,职业的摘法,脆弱的摘法,充满爱心的摘法,浪漫的摘法……)

(总结:)

对于老师的做法不同的同学有着很不同的描写和想象,为什么?

②审美不同,视觉不同,采摘的方式也就不同。你们所想象的魏氏采摘法实际上是与你所了解所感觉的老师的性格有关系,或者说是你的融入了你们审美情趣的体现。

由此可见:写作不仅仅是我们个性化心理的展现,还包含着我们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个性化的理解层面。因此,一篇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可以是多角度的,多层面的,多色彩的,多情调的,多风格的……

【引入理性思考】

好了,从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采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果子摘的是不是最大的已经不重要了,关键的是在这样模拟的情景想象和亲身采摘的历程中,那份思绪的飞扬,那份哲理的提升。我相信:在这次作文中,我们的心灵都会通过这一片浆果丛,飞驰到一片森林,一碧晴空,一汪大海,一个宇宙!有了这样的一次心灵的远行,我想:脆弱的你,还会为一个小果子而伤心落泪吗?狂热的你,还会为临时的胜利得意忘形吗?毛躁的你,心绪是否会逐渐的沉静?深邃的你,感悟是否在逐步的提升?

个性特点的不同,导致采摘经历的不同;采摘经历的不同,得到的人生启示肯定也不同吧。比如:急躁的与沉稳的,轻率的与慎重的;冲动的与冷静的;优柔的与果断的;悲观的与乐天的;忧心忡忡的与信誓旦旦的……这些别有风格,尽展个性风采的采摘经历,所得到的启示怎么可能相同呢?

但是,要想揭示出,感悟到这样的一段经历中蕴涵着怎样的哲理,还必须要理解这个寓意型作文材料中的一些事物的象征性意义,以及它们与人生的共同点:

比如:

小路——人生之路

不许走回头路——人生不能轮回,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机遇可以重来

大大小小的浆果——各种各样的机会,各种各样的诱惑

只有一次机会——人生只有一次,机遇只有一次

采摘浆果的过程——把握机遇的过程,经营人生的过程

懂得了这些,再去思索:你所设想的采摘经历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例如:李芳:盲目的果断及其后的后悔,过高的期望及其后的失望,都不是理想的结果,只有经过思考,有目的有理智的去处理一件事情,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再如:张宁 得到的启示是:生命的法则是不能回头,我们永远都找不到最完美的浆果。错过的,流逝了;未来的,仍渺茫。到了小路的尽头,双手空空的我才突然领悟,惟有抓住眼前的才是我拥有的。

(举例后)

请大家依然以刚才的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你们受到了多少启发,这段路途的经历让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然后,请你们把最深的感悟说出来。

(讨论后,自由发言)

启示:

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怀疑老师 范源博

战胜诱惑 郭云

平常心 吴佳阳

敢于冒险,想前人所未想 张小晗

不奢求最多,只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王翔

凡事要有目标 任立昂

【引入成文指导】

多好的哲理感悟啊!听了同学们的道理揭示,感觉很具体,也很深刻,但是,要成为一篇文章的观点和立意,而且还要自然而然的引出这个道理,写成一篇好文章,却是需要动动脑子的事情。经历与道理浑然天成的关键在于采摘过程和采摘心理的描写和铺垫。这些描写的生动性和个性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哲理引出的自然性的必然性,更能够体现你的作文的个性风采。

【结束语】

作文是心灵的折射,是思想的外现,是交织着你的欢笑、你的泪水、你的梦想、你的神韵的申述体。其实作文就是你!既然是“文如其人”,那么就尽情的写出你自己——你去采摘,你去感悟,你去抒发你独特的心怀。这才是你写的作文,张扬着你的个性的作文!

【作业 】

读你的作品,欣赏你手里的范文,比较思考之后,把自己的文章修改成佳作珍藏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果园
爱心无价
秋天的快乐——捉蜗牛
暑假南昌一日游
美丽的云彩
快乐的十分钟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有趣的乌龟抢食
我的奶奶
好一片火烧云
我是一个好孩子
镜子里的我
老师,我拿什么献给你
迷人的秋天
我学会了洗碗
谈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开启公物二元产权结构之钥(1)
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1)
政府收费的功能与基本原则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和探索(1)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浅论英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浅析高考化学实验发展、探究化学实验复习对策
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和翻译的研究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
面对就业形势困难的财税对策研究综述
关于国际旅行支票性质及其法律适用问题的法律分析(1)
中国英语及时事政治术语的翻译
化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二
《蜜蜂》 综合资料
《掌声》 教学设计三
《狮子和鹿》 教学设计二
《玩出了名堂》 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三
《陶罐和铁罐》 教学设计一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 教学设计一
《花钟》 教学设计
《狮子和鹿》 教学设计一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二
《赵州桥》 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