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 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 ),领异标新二月花。”在( )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 :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寻找春天的踪迹
- 风的传奇
- 渔人和沙丁鱼
- 折飞鸽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 月亮辞职记
-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蜜蜂和蚂蚁
- 最新科技成果三则
- 太阳帆船
- 我爱制作空模
- 我的快乐梦想
- 浅谈香港地铁的有效运作
- 浅析轨道交通在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 浅议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途径和前景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造价分析
- 音乐图像的辨伪的策略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监理
- 反应板材料和结构对直线电机车辆性能的影响
- 第一套全国产化信号系统在大连快轨3号线中的应用
- 轨道交通与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浅谈让“兴趣”带着孩子畅游音乐殿堂
- 地铁车站深基坑监测与分析
- 减振原理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车站影响因素研究
- 浅议审计的独立性
-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 《翠鸟》 写作素材
- 《珍珠泉》 重点字词梳理
- 《翠鸟》教学目标
- 《翠鸟》 考点练兵 B组
- 《珍珠泉》 重点字词意思
- 《翠鸟》 作者简介
- 《珍珠泉》 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 《翠鸟》 教案2
- 《翠鸟》重点问题探究
- 《翠鸟》 写作指导
- 《珍珠泉》 教师语录
- 《翠鸟》重点字词梳理
- 《翠鸟》 考点练兵 A组
- 《翠鸟》 美文
- 《翠鸟》 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