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核舟记》.设计.

《核舟记》.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2

《核舟记》.设计.

教学目的

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2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句读。

2掌握以下词语:为、贻、属、诎、衡、简、奇、泛、许、比、罔不。

3了解总一分一总的说明顺序,以及第5段的内部顺序。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解说:语感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口诵心维。鉴于初中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很多,不宜作过高要求,但求能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就可以了。)

2.点拨法。

(解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讲清,只在必要时做些点拨与引导。)

3评点法。

(解说:应当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要做到收放适度,收而不放,流于死;放而不收,流于乱。)

4.研究法。

(解说:研究需要方法,但更需要一种态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设计

请同学们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29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画好以后请在长方形内再画一个椭圆,然后可以把这个椭圆看作一只船,请你在船头画3个人,船尾画2个人,船头的3个人中,中间的一个戴着高帽子……不少同学说地方太小,画不上。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却知道一个人,他不但能在方寸之间安排这么多人物,而且可以把每一个人的神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同学们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明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学习以后,你自然会找到答案。

(解说:这一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设里悬念,激发兴趣;二是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微雕艺术的难度,从而对王叔远的精湛技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研习课文

三.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解说:文言文教学,诵读是非常必要的手段。诵读应分层次,一是准确,二是流畅。)

(2)词语积累,要求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数量词用法四类情况进行归类整理。

(解说:文言实词与应调的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实处。之所以要学生分类整理,一是便于记忆掌握,二是便于发现规律,掌握语言积累的方法。)

(3)学生就句读、难解词句质疑问难。

(解说: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反馈、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学做出相应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4)课堂练习。

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a.尝贻余核舟一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高可二黍许

d.雕栏相望焉

e.神情与苏、黄不属

F其船背稍夷

g.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②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诎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说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

a.为为官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通计一舟,为人五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可高可二黍许珠可粒粒数也(解说: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实施这一环节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大姐,分别整理,尝试命题,然后进行比赛,寓学于乐,增强识记效果。)(5)课文总理。

全文共6段。第五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核舟的来历。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分别说明核舟的大小,船舱的布局,船头3人的姿态神情,船背所刻之字等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叹收束全文。

(解说: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为下面的品味等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分类整理相关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朝进

二、具体研习

三.研习第3段。

(1)船头3人中,为何先交代苏东坡的位置,可不可以先从佛印说起?

(解说:由此问,引出关于说明顺序的话题,进而分析第3段乃至全文的说明顺序。)

(2)何以看出船头3人中间坐的便是苏东坡?

(解说:这一问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件雕刻品的主题是苏武游赤壁,从而进一步理解这件雕刻品的文化内涵;二是弓l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从“山高月小”等引文,从人物身份等等来考虑。总之,是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3)共闯手卷表现出怎样的情

调?

(解说:这一问题是想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抓住人物的动作分析人物的心态;也可以让学生作简单表演,创设情境,体会当时3人的心情。)

2讨论本文的中心。

明确: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解说:这一讨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辨析能力,要把本文的如心与雕刻品即核舟的主题区分开来。)

三、欣赏品味

1.品味王叔远精妙的构思。

(l)照应。既开小窗,便可“启窗而观”;既挂念珠,便可“历历数也”。

(2)暗示。对联,增加文化内涵;“横卧一楫”,暗扣“泛赤壁”。

(3)色彩缤纷(蓝、黑、红)。

(解说:此题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精读的习惯,同时也可培养其观察、思维的能力。)

2.品味末段文字删削之意图。原文结尾为: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糜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骗,今乃亲睹之。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解说:此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不必定于一尊。

求全责备。)

四、布置作业

请你选择一件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工艺品,依照本文的说明顺序(总一分一总,中一前一后)写一篇说明性短文。语言尽量做到生动、简洁。

(解说:能力迁移的重点有二,一是说明顺序,二是语言特点。)板书设计

(附板书图)

(解说:这一板书主要想呈现出本文的说明顺序,用①②等标注的是文章中实际说明的顺序,目的是更直观地反映出作者对对称美的一种追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倒退的文化
一点点,学会珍惜
两个美人,一种情怀
成长,那么痛
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幸福
天堂?终点?
从生开始
生命的养分
感动
无所谓习惯不习惯的
酒,茶,人生
品味孤单
不待,圆阙
漫游迷宫
让青春承担责任,让责任引领人生
帮老人远离孤独
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TGFA基因rs 3771523位点SNP相关性的研究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附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
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17例疗效分析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82例疗效分析
丹东市4所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对素质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三种入路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运用
肝门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
语感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还语文独当其任的任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论证:“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新教材与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
教师专业性的内容
评2005年高考浙江语文卷中的诗意化倾向
北京语言大学等四所院校被批准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何变得这样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