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古诗中沉醉
- 戏剧的起源
- 我家乡的“食节”
- 辑古诗、品古诗
- 家乡的元宵节
- 执著的等待
- 古诗苑漫步之旅
-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 我家乡的花灯节
- 春夜洛城闻笛
- “春节”溯源
- 海南临高方言趣谈
- 游滴水岩
- 古诗中的思乡
- 漫谈诗词中的雪与花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世界第一建筑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分析
-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意思
- 《花的勇气》范文习作
- 《花的勇气》整体阅读感知
-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 《乡下人家》老师语录
-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
- 《花的勇气》作家及作品介绍
- 《花的勇气》写作指导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二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 《乡下人家》重难点分析
-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梳理
- 《花的勇气》相关资料
- 《花的勇气》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