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观舞记》教案
〔教学目标 〕
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姿的语句。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本文是当代散文中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写视觉形象的绝妙佳作,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与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读中学生就不仅能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也可掌握一些生字词的音、形,故确立第一、二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要以发展学生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宗旨,故确立第三个教学目标 。外国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精神财富。应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故确立第四个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优美生动的对舞蹈艺术的语言描写。
难点: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
2.师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录像机(带)、投影仪。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而初一正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引导还很必要。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创设特定的情境,以朗读作品中最富表现力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语言为“切入口”,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自己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杨丽萍的《孔雀舞》。)
师:请同学们用心欣赏这段舞蹈,然后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鼓励。)
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时,却似乎捉襟见肘,为语言的匮乏而苦恼,但大家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老人的《观舞记》,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会有许多收获的。
(能否开个好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有声有色的画面,能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语 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冰心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舞蹈艺术呢?这样学生就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时以轻音乐陪衬。)
朗读后谈初读体会,各抒己见,教师不要作硬性评定。
思考问题:此文是写给谁的?作者为何要送给他们?
由此问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放手让学生自读,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通过各抒己见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动说话的欲望。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渲染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三、品读课文,集体探究
1.师:冰心的描绘,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们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呢?能否从文中找出两个字概括?(飞动。)
2.师:这种美在文中哪些具体语段得到生动的描绘?(16、17、18三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然后指名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学生示范读16自然段,接下来男女生分角色读17、18自然段。初一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朗读的语感。)
3.(教师抓住学生情绪高涨这一契机。)师:此时此刻,让你对这三个自然段作一个选择,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为什么?
(学生大多会回答17自然段。但教师不能否定其他学生喜欢16、18自然段。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以正面的肯定、鼓励为主。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对17自然段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讨论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17自然段。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产生更多的心得,朗读时感情就更充沛、真挚。本课的教学重点“生动的语言描写”及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得到了突破。)
4.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四、迁移拓展,课堂延伸
同学们,欣赏了这精美的描写,我们不由得在钦佩卡拉玛姐妹舞技的同时,也深深钦佩冰心的语言。所以,学会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应该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一个要求。
仿照作者的语言特色,来扩写下面一段文字: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谷香绕湖飞。” ’
要求: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恰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的文字。
(教是为了不教,学就是为了会用。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有了感悟再来动笔写,就能真正让知识成为自己思考的结晶。)
资料链接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诗歌《春水》《繁星》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寻找春天
- 吊兰
- 第一次做菜
- 由《科利亚的木匣》想到……
- 小记者,新感受
- 我
- 第一场雪
- 我的一家
- 美丽的秋天
- 我变成了仙女
- 游奎盛园
- 第一次看大海
- 我自豪,我是一名小记者
- 家乡的公园
- 过年
- 中国和平发展中外交职能调整的前沿法律问题(1)
- 钛合金的特性及其应用
- 化学实验手册的编写策略(一)
- 对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 如何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_行政法论文(1)
- 论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和可视化研究
- 在实验化学教学中倡导微型化学实验
- 论瓷片辊筒印花产品的色差色号控制
- 水煤浆锅炉可行性分析报告
- 关于涉外贸易的相关法律思考(1)
- 浅谈混凝土大坝高温下施工及大坝安全管理
- 关于小型水力发电系统的并网研究
- “税式收入”:重新定义预算外资金
- 边防外事翻译的政治敏感性
- 关于草莓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吃水不忘挖井人》拾零
- 《司马光》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片段1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司马光》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