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论语》十则(方案A)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办黑板报
- 爸爸“欺负”我
- 小花猪是个唱歌小明星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我的新衣服
- 冬天里的趣事
- 小鸟的新家
- 可爱的小鸭子
- 消灭作业怪兽
- 我的爷爷
- 美丽的小雪花
- 稻谷飘香时
- 踢足球
- 我的大猩猩玩具
- 秋游
- 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管理模式(1)
- 对比新旧基本准则的重大差异(1)
- 在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分析(1)
- 浅析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试论会计的本质和职能(1)
- 试论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1)
- 公允价值概念沿革与认识误区(1)
-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1)
- 试论会计发展新领域—网络会计以及内控制度(1)
- 试论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1)
- 对现今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变迁与改革研究(1)
- 浅析企业会计新准则的构架及实施(1)
-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1)
- 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处理(1)
- 能源会计理论初探(1)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三
- 《从现在开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一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一
- 《父亲和鸟》 教学设计
- 《回声》 教学设计
-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 《窗前的气球》 新教材教研组展示课
- 《我是什么》 教学设计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清澈的湖水》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