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春》练习
一 本文写春天,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感情线索,说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然后背诵全文。
这一题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现。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让学生对思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此外,还可以把这一问题适当延伸,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作者在绘春部分是怎样细致描写五幅春景图的。
本文分三部分安排,这三部分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到来,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重复使用“盼望着,盼望着”,突出了作者对春的渴望;春天降临后,作者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用浓墨重彩描绘这美丽的春天;最后用三个比喻直接颂扬富有生机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概括地说,作者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安排全文的。
二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偷偷地”“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好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样,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而且“钻”字还透露出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了它的温暖和柔情。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三 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嫩nèn,鲜嫩 眨zhǎ,眨眼 嘹liáo,嘹亮
懒lǎn,懒散 泛fàn,广泛 缭liáo,缭绕
薄báo,薄纸 烘hōng,烘托 蓑suō,蓑衣
簿bù,练习簿 哄hōng,哄堂大笑 衰shuāi,衰弱
四 文章写春花,还写了花下的蜜蜂和蝴蝶;写春风,还写了唱歌的鸟儿,吹笛的牧童:动静结合,较好地展示了景物的特色。学习这种写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尽量写得生动活泼些。
这一题主要让学生明白:描写景物,不能简单地直接写景或只写静态的景,还要能在静景当中穿插动态的描写,或通过其他事物衬托出这一景物的动态。可从教学这一课开始就给学生留下这个作业 ,让他们边学课文边细致观察某一景象,然后在本课结束时完成这个片段练习。
《春》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1.正音正字。(要求学生查字典,注意辨识)
涨 水涨(zhǎng)起来了
他涨(zhàng)红了脸
和 应和(hè)
和(huó)面
藏 捉迷藏(cáng)
宝藏(zàng)
散 散(sǎn)在草丛里
散(sàn)会
晕 黄晕(yùn)的光
日晕(yùn)
晕(yūn)头转向
酝酿(yùnniàng),不要误读为(wēnràng)
巢(cháo),不要误读为(chāo)
蓑(suō),不要误读为(shuāi)
2.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精彩在哪里。
二、本文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朗读,读流畅,读出感情,有些精彩的段落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不仅能学习语言,而且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朗读得好,有兴趣,也可以先范读,或放录音带,要学生仔细体会,然后再自己朗读。
三、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感情。因此,教师初教这类散文,可以先选择重点段落作较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细笔描绘的地方,突出“细”与“美”的特点,以加深理解。本课可以从不同角度,重点讲解春草图或春雨图。有些段落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体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
四、本文较多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感情。教学本文,可结合汉语知识部分有关内容,通过实例,讲一讲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并让学生了解二者的修辞效果。
五、结合这篇课文教学,可适当说明要准确地描述景物,首先得认真观察。只有观察得细才能写得具体。外界事物有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这些要靠五官去感觉,因此,除视觉看到的以外,还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感到的。视觉要善于察形色,听觉要善于知音响,嗅觉要善于辨气味,味觉要善于识酸甜,触觉要善于析冷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舅母的女儿
- 读《苹果落地》有感
- 《精卫填海》读后感
- 智救小鸭子
- 鼓和香草读后感
- 绿荫场上
- 开学了
- 我的军令状
- 洗衣服
- 寻找秋天
- 我爱我的家乡——瓜园
- 有趣的课间活动
- 中秋灯会
- 春天来了
- 采蘑菇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 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路径
- 市政道路上的井盖致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问题研究(1)论文
-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中)
- 情势变更制度之确立与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案件(1)论文
-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 民事审级制度之研究(1)论文
-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 意大利法中违约解除效果实证考察(1)论文
- 构建干部工作落实“四权”的民主机制研究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司马光》课堂教案(第二课时)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司马光》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司马光》送教下乡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 《匆匆》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司马光》阅读教学片断及评析
- 《影子》教学设计
- 《司马光》汇报课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