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2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害怕的夜晚
- 辛勤的园丁
- 美丽的风景
- 我的妈妈
- 我和小猪
- 贝贝爸爸的生日
- 我的玩具文具盒
- 快乐的一天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 一次难忘的游泳
- 我的妈妈
-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 我的爸爸
- 我不想去
- 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
- 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1)论文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 论《侵权责任法》中的医疗损害责任(1)论文
- 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
- 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1)论文
- 工会法律关系刍议
- 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村级直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 论文字作品的冒名侵权(1)论文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
-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 电视剧的全球化和文化入侵
- 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
- 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月亮的心愿》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两只鸟蛋》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柳树醒了》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夏夜多美》教案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看电视》教案
- 《称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