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录音机等。
教学方法:整体感悟与体验
教学过程 :
3、 情境导入
4、 导语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感,说说自己的感受,创设情境。
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思?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5、 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6、 整体感知
7、 范读
8、 学生自读
9、 品读精彩语句
10、 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11、 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12、 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问题二: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13、 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14、 明确该词的本意;
15、 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1、“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2、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 武侠小说不宜读
- 出国留学要自强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合理运用惩罚
- 中学生出国留学利弊几何
- 天上的星星
- 中学生留学利大还是弊大
- 中学生课外时间应多读名著
- 中学生该不该读武侠小说
-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
-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 谈中学生出国留学之利与弊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世界第一建筑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六月荷塘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阅读篇
-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 《牧场之国》整体阅读感知
- 《牧场之国》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训练素材
- 《燕子》“赶”的妙用
-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 《牧场之国》相关知识
- 《牧场之国》范文习作
- 《燕子》多角度状物的描写特点
- 《牧场之国》阅读提示
- 《牧场之国》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 《燕子》的学习要点
- 《牧场之国》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