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 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3. 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4. 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教学重点]
1. 课文的结构方式“概说——评说”。
2. 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
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手段]
CAI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导语 激趣,引入课题。
2.疏通了解。
(1) 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2) 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3)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阅字典,弄清读音和意义。
3. 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
(1) 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升空前的准备(3、4段)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2飞向月球(5——9段)检查、点火、升空、飞行。(播放火箭升空一、二级火箭脱落的录象)
○3登月成功(10——15段)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4返回地球(16——20段)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2)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播放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的录象、图片)
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时间)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喜悦、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4. 精读课文,依时间顺序列一事件进程表。
时间 事件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午7点32分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 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20秒 阿姆斯特郎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飞船进入大气层
5. 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6. 布置作业 。
根据第二部分第1、2阶段的内容,画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图。
[课堂练习]
1. 课后习题。 2、画图。
[板书设计 ]
月亮上的足迹
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起飞
评说登月全过程。 进军
登月
返航
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文化
-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 迷人的彩虹桥
- 我做桥梁设计师
- 电脑
- 莲文化探秘
- 反对战争
- 今夜星光灿烂
- 出淤泥而不染
- 同在一片蓝天下
-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 即将绝版的三峡
-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 大家来赏荷
- 我与电脑
- 对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 对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综述
- 轨道交通工程悬拼节段梁预制生产关键技术
- 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
- 音乐人才应具备的的心理素质
- 普契尼歌剧创作特点
- 我国高速公路面临的新问题:交通安全
- 中国歌曲特色分析
- 北京地铁五号线曲线斜拉桥设计
- 慢起慢落时磁浮车辆与钢轨道框架耦合共振分析
- 华盛顿轨道交通的建设历程
- 华侨音乐家储望华钢琴作品
- 对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
- 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整体阅读感知
- 《画杨桃》 考点练兵2
- 《画杨桃》 范文习作
- 《想别人没想到的》 训练素材
- 《画杨桃》 教案讲义2
- 《想别人没想到的》 知识点精析
- 《画杨桃》 考点练兵1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师语录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2
- 《想别人没想到的》 相关介绍
- 《画杨桃》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想别人没想到的》 写作指导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讲义1
- 《画杨桃》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