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大意,以及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2、熟练背诵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人的方法。
3、分析陶渊明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4、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体会作者高尚的节操人格。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本文的写人的方法,学习通过分析人物遭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志向。
教学难点 :体会分析重点语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两句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
一、读文,谈话入课,析题。
1、质疑。
2、为谁作传,他为什么称为“五柳先生”?
3、我们学过五柳先生写过的诗文吗?
二、新授:
1学生背诵《归园田居》,指出作者抒发的志向。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歌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高尚的节操,表现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由此进入时代背景的介绍: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和欺诈,这就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3、引入到对写人手法以及人物性格等特点的分析。提问:陶渊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生活和志趣的。请读课文,完成下表: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志趣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
生活 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穿:短褐穿结吃:箪瓢屡空
人物态度 自娱,颇以示志 忘怀得失 晏如也
精神风貌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四、难点的突破。1、谈话引入难点句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
忘食”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陶渊明的爱读书的喜好,还可以从中得到启
发,学习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师生共同分析。
2评价分析陶渊明对于贫困生活的态度:“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首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次,这句话原本是谁评价谁的?第三,作者
在这里使用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由此,引导学生对陶渊明精神面貌的深入理解。【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五、根据表格总结全课:
1、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3、 他生活过得怎样?
4、 他耐得住这样的贫穷?
学生齐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仿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板书】五柳先生是一个:自得其乐,安贫乐道,品德高尚的隐士。
六、思维延伸:
读了本文,你现在懂得陶渊明为什么在自己的传记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不点明自己的住址了吗?
七、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对于人物的写法,依照本文,为自己或你熟悉的人作一个小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是谁的错
- 弟弟
- 西瓜
- 小刺猬摘苹果
- 洗碗
- 小鸡住院
- 登青城山
- 韭菜和葱
- 夜游姚江
- 摘樱桃
- 讲文明
- 我是小小手工能手
- 甜甜的雨
- 赛龙舟
- 撞蛋
- 堤防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 供水管网爆管分析及预防对策
-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设计洪水分析
- 控制钢筋闪光对焊接头质量措施
- 七子山拦砂坝施工组织设计
- 航道申请
- 湖州船闸扩建工程交通桥梁板施工工艺
- 毛泽东时代共和国水利建设成就
- 九曲湾水利枢纽工程聚乙烯(PE)给水管施工技术
- 中小水电发电引水系统施工技术
- 隧道衬砌台车加工技术
-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分布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 广东省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措施探讨
- 浅论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的焊接检验
- 小湾水电站主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写作篇
-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 《杨氏之子》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 《儿童诗两首》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