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写作意图。
(2)理解并掌握本文中丰富的词语。
(3)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做论据证明观点的这一议论文中常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建议
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和“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
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7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关于文章的结构
应注意下面的两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
(1)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般的规律,人们大都局限于这一观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其所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就是我们所要学的文章的标题(板书课文题目),那么,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讲得有没有道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先在课上各自诵读全文,同时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认真阅读书中注释并使用工具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3)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观点的论述,分析概括文章层次。
让若干个学生依次诵读全文,同时复习生疏的字音和词义;然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表达各自的理解情况,再统一意见,回答问题;最后经过老师指导和修正后,投影显示:
第一部分: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3段)
第二部分: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4—8段)
第三部分: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第9—13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讲得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尽情发挥;老师自然恰当地引导并归纳。)
(5)作业
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请你予以解答,并且找出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中的事例,把它写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元旦赏雪
- 北湖公园
- 我的文具盒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一件好事
- 逃跑的猴子
-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 我最喜欢的铅笔盒
- 乐于助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新年联欢会
- 苹果
- 梦
-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税收征管对策研究
- 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民法论文(1)
- 关于取得时效的几点思考民法论文(1)
- 试论共同抵押民法论文(1)
- 浅论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民法论文(1)
- 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政策选择
- 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 论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民法论文(1)
- 试谈税收征管社会化
- 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初探民法论文(1)
- 中国国债规模和投资风险分析
- 浅谈税务数据挖掘与深度利用
- 论专利侵权责任民法论文(1)
- 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下)民法论文(1)
- 论违约责任民法论文(1)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四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四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六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七(A、B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七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五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三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五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