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领会写作意图。

(2)理解并掌握本文中丰富的词语。

(3)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做论据证明观点的这一议论文中常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建议

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和“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

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7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习题二。

关于文章的结构

应注意下面的两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

(1)学习列举真实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过程 :

(1)导入 新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般的规律,人们大都局限于这一观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其所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就是我们所要学的文章的标题(板书课文题目),那么,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讲得有没有道理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先在课上各自诵读全文,同时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认真阅读书中注释并使用工具书。老师检查自读情况。

(3)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观点的论述,分析概括文章层次。

让若干个学生依次诵读全文,同时复习生疏的字音和词义;然后让学生先在组内表达各自的理解情况,再统一意见,回答问题;最后经过老师指导和修正后,投影显示:

第一部分:举例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1—3段)

第二部分:论证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及其所引发的创造力(第4—8段)

第三部分:论证怎样拥有创造力,提出论点(第9—13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作者是怎样论证他的观点的,讲得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尽情发挥;老师自然恰当地引导并归纳。)

(5)作业

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请你予以解答,并且找出自己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中的事例,把它写出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画像
假如不带书包回家
我的梦想
制作水果拼盘
我的“拖鞋小船”
一张纸
我在家中是个小大人
快乐的购物日
难忘的“沙子”——时间
光彩夺目的春天
祖国颂
零食王国
汶川的表情是坚强
端午节
我 ---一个“两面派”的小女生
论宪政的德性(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让每一个人成其为人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颜氏家训》的个体道德培育机制论
大通土族婚嫁习俗文化意蕴初探
再论宪政的平衡性(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和平统一
德宏傣族婚姻习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以“互补方法论”的观点
浅谈水族酒文化
论地方志的功能及其作用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浅谈演绎东方韵律美一一传统服饰文化之旗袍
中国画与诗的交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谈民族传统休闲体育项目——空竹
《桂林山水》片段赏析三
《桂林山水》片断赏析一
《桂林山水》的课后习题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三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二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桂林山水》中巧妙的结构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一
《桂林山水》综合资料
《桂林山水》:美,令人心醉
《桂林山水》导读教案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述评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