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6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乐、老”2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背诵课文第一、二小节。
3.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点
认字和用欢快的语调朗读。
教学难点
识字、带着快乐的心情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
挂图、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1、板书“快乐的节日”说一说哪些节日让你感到快乐?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播放曲子,让学生感受快乐节日的气氛。
2、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3、小组合作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牢地记住这14个生字的读音。
4、分发词卡,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得又快又牢。
5、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用小组开火车的形式评出优胜小组,奖励“金牌”。(结合“国、祝”进行说词、说句训练。)
(三)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话想要说的呢?
2、请同学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试着把课文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3、学生自由练读。
4、检查朗读情况。
(四)细读,背诵第一、二小节
1、师配乐朗读第一、二小节。
2、生自由练读第一、二小节。
3、指名读第一小节。
4、引导学生看图,通过读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5、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配乐齐读前两节诗句。
6、通过看图,给诗句配动作,引导学生试着背一背。
7、播放《快乐的节日》,学生表演唱。
(四)学习生字“乐、老”,指导书写。
1、出示“乐”、“老”,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举起小手,全班书空。
4、师范写,边写边提醒,并强调”乐”的第二笔是“
”“老”的最后一笔是“
”。
[教学后记]
《快乐的节日》这首诗歌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欢快优美,是一篇朗读的好教材。在教学设计中,我紧扣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红领巾”的欢乐与幸福,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师配乐范读,齐读,指名读,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播放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想象读。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读,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本课的识字任务较重,识字又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我开展了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比赛的识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从而也培养了孩子的互助合作精神。在检查生字环节,我以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建立词的概念。然后,进行扩词练习,问学生:你在哪儿有见过“国”字呢?看到这个“祝”字,你还想到什么?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祝贺”,有的说“祝福”,看到孩子们的思维如此活跃,于是,我趁热打铁:“谁能用‘祝’字说一句话呢?”一位女生主动地站了起来,大方地说:“老师,我祝你幸福!”多好的句子呀!我激动地对她说了声:“谢谢!”此时的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这就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微笑的魅力
- 美丽的校园
- 小小羊儿要回家
- 美丽的校园
- 我发现了除去污渍的好方法
- 我正在走近,我正在感受
- 假如我会克隆
- 读《只有一个地球》后感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刑场上的婚礼》观后感
- 这就是我
- 爸爸,不要再喝酒了
- 春天
- 地球的报复
- 游沣峪口
- TBT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论文
- 浅析国际米价的上涨及中国之应对策略(1)论文
-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实施“本土化”策略建议(1)论文
-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1)论文
- 中美贸易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论文
- 国外对华反倾销问题探析(1)论文
-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 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1)论文
- 影响中国服装出口的因素分析(1)论文
- 中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简评(1)论文
- 浅谈商务交际中英文书信的写法(1)论文
- 几种特殊贸易方式下的退(免)税的税务处理(1)论文
-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1)论文
- 舟山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三用拟人手法教《太阳》
- 超越教材引导探究——《太阳》教学谈
- 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凸现语文本体——《检阅》教学设计
- “块状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惊弓之鸟-教学谈
- 《太阳》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技巧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争吵》板书设计之一
- 《绝招》备课资料
- 《画杨桃》的三“妙”
- 《夸父追日》教学建议
- 《太阳》创新教学训练设计
- 《月球之谜》教前谈
- 《争吵》教学建议
- 《妈妈的账单》教学建议
- 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