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9
小五 乌塔 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步骤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续写《狐假虎威》
- 游蓬莱阁
- 学 滑 轮
- 妈妈对我的爱
- 游黄河大坝
- 美丽的住宅小区
- 未来世界
- 我
- 洗澡
- 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
- 神秘岛一日游
- 我当了一回妈妈
- 小天鹅
- 家乡,我为你骄傲
- 美丽的小区
-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 浪漫情人节VS传统元宵节
- 借助特色体育教学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 从清明节看习俗与规矩
- 清明节登山 健身减脂没商量
- 清明文化品趣
- 也说传统春节习俗文化的传承
- 春节文化之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峙
- 浅议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 偷税罪新论(3)刑法论文(1)
- 悠悠清明节,绵绵相思情
- 传统文化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 春节文化下的一月价值溢价与小公司效应
- 《七颗钻石》观摩示范课
- 《七颗钻石》这一课的教学
- 《掌声》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掌声》第二课时教案
- 《掌声》公开课教案、说课稿2
- 《掌声》教学设计一
- 《掌声》教学设计三
- 《七颗钻石》片断想象
- 《掌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掌声》练习
- 《掌声》教学反思
- 《掌声》教学建议
- 《荷花》教学片断与实录
- 《掌声》(第二教时)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