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本文叙顺序和记叙文的要素。
2.迅速掌握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快速阅读技巧。
2.了解文中的航天知识。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鼓励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2.启示学生向航天员学习,培养他们勇敢、镇定的心理素质。
二、学法引导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本课教学用一课时。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 课文的结构方式“概说——评说”。
2. 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难点:
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讲解分析,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六、教学步骤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参考答案)
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思考讨论: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表格整理下来。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
讨论: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延伸:这篇课文记述的是30多年前的登月过程,请同学们关注并搜集阿波罗登月之后的航天材料,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爸爸的小护士
- 我们班的三大书法家
- 考试以后
- 淘气的小鸡
- 幺舅回来了
- 说火
- 跳绳比赛
- 放寒假了
- 傻男孩过马路
- 我们的好老师
- 秋天的美丽
- 爸爸的脸
- 我发明的新型汽车
- 在邻居家做客
- 一杯热水
- 浅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1)论文
- 浅探婚外性行为类型及其法律后果(1)论文
- 浅探民事诉讼的共同诉讼(1)论文
-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编辑的技巧探讨
- 透过符号学解析韩剧风靡的原因
- 对韩国喜剧影视特点
- 加强新闻编辑的科学素养的途径创新
- 浅谈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 浅谈电子商务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1)论文
- 选秀节目与电视台发展之间的策略分析
- 电视剧产业运作模式发展趋向
- 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1)论文
- 谈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赔偿责任(1)论文
- 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指导(1)论文
- 简论电子商务的商业方法专利(1)论文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设计4
- 《影子》教学设计2
- 《影子》教学建议
- 《阳光》教学设计8
- 《影子》教学设计5
- 《阳光》教学设计9
- 《阳光》教学设计10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6
- 《影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影子》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