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来的老师
- 雨中晴
- 老师的赞歌
- 我眼中的老师
- 师生情
- 师爱无声
- 老师的眼睛
- 老师
- 我的忘年之交——贺奶奶
- 我的老师
- 老师颂
- 我心中的照明灯——林老师的眼睛
- 老师,我想您!
- 幽默风趣的老师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的历程(1)
- 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1)
- 把握新形势(1)
- 浅谈审计日记制度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1)
- 刍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审计(1)
- 如何确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1)
- 营销审计:现代营销新举措(1)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1)
- 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 试析舞弊专门审计
- 审计市场的有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
- 论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 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1)
-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 《湖心亭看雪》赏析
- 《湖心亭看雪》导读
- 《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
-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 解读《湖心亭看雪》
- 《观潮》课时训练
- 《湖心亭看雪》教法指引
- 评《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课后记
- 《湖心亭看雪》课本习题提示
- 《观潮》同步达纲练习
- 冰雪世界 孤高情怀──谈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 不可忽视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
- 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
- 笔墨精炼 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