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出学习任务
1.出示课件:秋天到了。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多美的一幅秋天的图画呀!为它配上优美的解说词好不好?
4.(在大屏幕出示全文,揭示课题)我们先认识一下“图”。
5.想要配好音,我们得到哪几点呢?(读懂课文,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拿出字卡,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扩词说句。
3.小组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检查本组同学识字情况。
4.师抽读字卡,全班学生抢读。(师随机指出“笼”和“粱”分别在“灯笼”和“高粱”一词中读轻声。)
5.生字认得这么棒,相信大家的字一定写得更漂亮!(课件出示“波、浪、灯、作”)我们今天要写的这四个字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都是左窄右宽。请看老师写一遍。(师一边写,一边提醒每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6.摆好姿势,大家也来把每个字描一遍,写一遍吧!
7.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生生互相评价。
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能读出来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读好书的“小窍门”: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在脑子里变成美丽的画面。
(1)师范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2)能不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快想想,加上什么动作呢?
指名学生加动作读。(指导学生通过动作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5.大家读得真美!这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是谁创造出来的?
6.生:勤劳的人们对勤劳的人们你们想说些什么
7.“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两句话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来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问号的语气。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了?(生:能)老师却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课文,影响我们的感情发挥,怎么办呢?(生:把课文背下来)
2.赶紧把课文背下来吧!建议大家:一边背,一边加动作,背得会更快。
五、感情朗读,完成配音
六、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景物,在秋天这个金色的季节,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收获什么呢?
2.生回答后,出示:“语文园地一”中的“读读背背”《秋天到》,引导学生读一读,感受秋天的美好。
六、布置实践活动
1.作者喜欢秋天,因此写了这篇优美的课文。现在这个机会也摆在我们面前,你想怎么表现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呢?(生:我想画一幅画;我想捡一些落叶来做贴画;我想写一首诗……)
2.下节课我们一起办个小小的“我爱秋天”的展览会吧!
点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课件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飞帽
- 致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写作的快乐与烦恼
- 神奇的鞋
- 乒乓球赛
- 游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 学当理发师
- 读《Elaine,Mary lewis,and the Frog》一书有感
-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 人间仙境——太白山
- 一次特殊的测试
- 变脸老板
- 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 给爸爸刮胡子
- 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
- 试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 简论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
- 浅析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
- 试析专业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
- 简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SWOT分析
- 试析理工院校“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 试析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 试析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
-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 试论高等数学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 试析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研究
- 《俗世奇人》结构分析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俗世奇人》写作特点
- 《俗世奇人》习题精选
- 《俗世奇人》课文背景知识
- 窑洞里的民间艺术
- 《俗世奇人》一人一事,曲折有致
- 抢救民间文化的“唐·吉诃德”
- 追怀一位民间艺人
- 《俗世奇人》中心意思
- 《俗世奇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
- 《俗世奇人》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 《俗世奇人》词语解释
- 《俗世奇人》写作特色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