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虞世南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 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诵读欣赏(二)灯蛾
咏蛾
物性自有僻,
附炎岂我情。
宁投明处死,
不向暗中生。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多层次逐步诵读:
1、 读准字音,节奏,了解诗体。
2、 疏通诗意,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诗意的牵引与扩展
1、 民间俗语“灯蛾扑火,自取灭亡。”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举例说说。
2、 对“灯蛾扑火”这一习性,不同的人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你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同一事物的 同一特点,蕴含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可举例说明。……)
3、“蝉”的作者虞世南对“蝉”充满了赞美之情,请你从批评的角度来说一说“蝉”的某一特点。
诵读欣赏(三)孤雁
一、用诵读欣赏的方法自己体会诗歌《孤雁》的思想感情。
二、将《孤雁》改写成一篇散文,在班里交流。
小结:本节课我们用诵读欣赏的方法欣赏里了三首古代咏物诗,这让我们又一次领悟到与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们,以他们独特的特点寄托着人类的情感,以他们的灵性给人以启迪,以他们的内在品质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关爱生命”人用我们的行动依然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悔之不及
- 春天来了
- 爸爸的礼物
- 三只小猪
- 雪趣
- 我会吹彩虹泡泡了
- 春天的公园
- 今天真开心
- 爸爸称赞了我
- 画画
- 我爱家乡的雪
-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 我长大了
- 生日
- 我长大了
- 论管理审计应用探索
- 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职工薪酬差异的研究(1)
- 论企业信息系统的舞弊及应对策略
- 论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 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审计
- 浅谈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与发展趋势(1)
- 试论财务会计的逻辑体系(1)
- 浅论网络会计对审计的影响
- 浅析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 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规范问题的思考(1)
- 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的比较探研
-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1)
- 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构建(1)
- 环境负债的会计研究(1)
- 简析职业化——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一天》 窦桂梅教学实录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一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纸船和风筝》整合案例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1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一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