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听读识字把字读准确。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指导朗读,感受诗歌。
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感受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课题。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夜空。
一闪一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师:多美呀!快看看,是谁来了?
生:丁丁来了。
师:哦,丁丁乘着美丽的月亮船来了。今天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小小的船
师:谁愿意大声的读读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
点评:课的开头,成功地创设了美丽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自己练着读一读。
3.谁想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
4.讨论: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试着画一画。
点评:动手画一画,学生很愿意,起到了比较好的调节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物投影打示学生图画)
师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在蓝蓝的夜空中,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又是弯弯的,如弯弯的小船。
三、认读生字
师:这首小儿歌大家都会读了,现在看看你都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了?快把它们请出来。
生:(拿出生字卡片)
师:把你认识的字摆在上面,不太认识的摆在下面。
生:(动手摆)
师:谁想把你不认识的字拿上来,请同学帮帮你?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师:……(适时指导。)
重点:“只”的读音
课件:
(1)我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一只小鸟飞来了。
师:看看你摆在下排的卡片,现在是不是都认识了?快叫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放在上排吧!现在让你的字朋友到铅笔盒里休息吧!
生:(收卡片)
师:不认识的字没有了,它们都变成了闪闪的星星在夜空中跳舞呢!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活动活动!
四、课中休息
五、游戏巩固词语
师:活动完了,真精神!继续努力!快来看,这几颗淘气的星星跑到这儿来了。(指黑板)每颗星下面都藏着一个词呢!谁读对了,星星就跟你回家。
点评:满天的星星既为学习儿歌创设了情境,又可作为评价的实物奖励,使课堂气氛更轻松、热烈。
学生参与游戏,巩固词语。
六、指导书写
课件:指导书写“尖”
1.观察。
2.看课件,纠正笔顺。
3.再看课件,书空,找关键笔画。
4.自己动笔写。
5.实物投影,互相评价。
七、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和丁丁再一起回到美丽的夜空。四人一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组里读读这首小诗。一会读给大家听。
小组汇报读。
评读。
再练练,能背更好。
配乐背诵。
七、课外延伸
师: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白,他也写了一首有关月亮的诗。
(投影)
1.自己练读。
2.齐读。
3.指名读。
师:课下,请同学们再去找一找关于月亮的诗或文章?下节课来读给同学听,好吗?
点评:学习语文,不但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没有语文的课外阅读,语文学习是不完全的,学习过程也是有缺陷的。教师把选读教材、必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
附:板书设计
小小的
弯弯的
闪闪的
尖尖的
蓝蓝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关于留学的利弊
- 小波同学二三事
- 我心中的校园
- 同学眼中的我
- 同学眼中的我
- 河边漫步
- 我的寒假生活
- 我故乡的杏啊
- 同学眼中的我
- 河边漫步
- 天上的星星
- 校园,我心中的乐园
- 打开心窗
- 心中的校园
- 团结就是胜利
- 地铁建设要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
- 将快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方式的战略思考
- 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上)
- 城市轨道交通的防杂散电流设施施工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性状微观研究
-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拆解施工中临时运营方案
- 民主文化与国际政治社会化初探
- 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
- 机场轨道交通对陆侧交通分流情况的预测研究
- 论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
- 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平行换乘车站低插入比共用地下墙基坑开挖的变形控制
- “多数人暴政”在什么意义上才是真命题
-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刷子李》重点字词的意思
- 《刷子李》美文欣赏一
- 《刷子李》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人物描写一组》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刷子李》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 《刷子李》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刷子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刷子李》重点问题探究
- 《刷子李》整体阅读感知
- 《刷子李》趣闻故事
- 《刷子李》同步作文 范文欣赏
-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 《刷子李》随堂练习 巩固篇